
麻制绳索。《墨子·备蛾傅》:“以木为上衡,以麻索大徧之,染其索涂中。”《元史·河渠志三》:“逆流排大船二十七艘,前后连以大桅或长桩,用大6*麻索,竹絙绞缚,缀为方舟。”《水浒传》第三二回:“把 宋江 捉翻,一条麻索缚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麻索汉语 快速查询。
“麻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麻索”指用麻纤维制成的绳索,常用于古代文献中。例如《墨子·备蛾傅》提到用麻索加固木结构,并涂抹涂料;《水浒传》第三十二回描述用麻索捆绑宋江。
部分资料(如)提到“麻索”被引申为成语,形容人行动笨拙、思维迟缓。但这一用法在其他权威文献中较少出现,可能属于特定语境或方言中的比喻表达。
麻索的制作材料(如大麻、苎麻等)使其具有粗糙、耐用的特性,这也可能成为引申为“不灵活”的语义来源。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麻索”一词通常指用麻绳制成的索子,也可形容绳子粗糙、纠缠难解的样子,作为动词时还可指用绳子捆扎或缚绑。此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汉语。
根据《康熙字典》,该词的部首为“⺶”(糸),即代表丝绳。在现代汉字中,“糸”作为“纟”的异体,出现在它的左边,表示与绳索相关的含义。根据笔画统计,麻索总共有11画。
在繁体字中,“麻索”又可写作「麻縄」。在古代汉字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写法,如「麻縗」、「麻紬」、「麻縒」等,这些写法多与绳索相关的形状和材质有关。
以下是一些关于麻索的常见例句:
1. 求生存的人们用麻索编制渔网。
2. 游戏中的任务是用麻索将木板固定在一起。
3. 老渔民熟练地使劲拽着麻索,将渔船缓缓拖上岸。
组词:麻绳、云梯麻索、拮据如麻
近义词:绳索、缚绳
反义词:解绳、解脱
襃衣保佐北马背盟觱发不媚常服长乐观顶冕洞心骇目放情翻异肥溜溜阜昌圪蛋关闭古初害肚历黑色幽默恨人后夜嘑尔蹴尔激奋惊视晋秩絶意开缄看到科头滥胁剌子累爵乐女连畴接陇辽空灵影六祝论调摩诃池劈柴平搁破瓦頽垣千变万轸芹诚清渫青云意绮疏热照入去扫土缫演山牀身个子勝負兵家之常时贡虱蛊霜柑四绝脱脂霞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