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用少量的药于患处。 唐 白居易 《自叹》诗:“二毛晓落梳头懒,两眼春昏点药频。”
关于“點藥”的释义,综合相关资料来源解释如下:
“點藥”是“点药”的繁体写法,指在患处局部施用少量药物的治疗方法。例如《疬科全书》记载用石灰、石碱等调制腐蚀性药膏,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
唐代白居易《自叹》诗中“两眼春昏点药频”一句,描述了因眼疾频繁上药的状态。这反映该词早在唐代已用于描述局部用药行为。
在《疡医准绳》中,“點藥”特指腐蚀性外治疗法,用于去除皮肤疣、瘊等病灶。此类疗法需精准控制药量,避免损伤健康组织。
现代汉语中词义泛化,可泛指“服用少量药物”,如“感冒吃点药就好”,但核心仍保留“少量、局部”的含义。
古代用法 | 现代用法 |
---|---|
特指腐蚀性外治 | 泛指服药或外敷 |
强调精准施药 | 侧重少量用药 |
建议需要中医外治时,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点药是指使用药物的方式,通常是将药物滴入或涂抹于患处或受伤部位,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
点药这个词可以拆分为点(dian)和药(yao)两个部分。
点的部首是⺧,总共有4画。
药的部首是艹,总共有16画。
点药这个词来源于中文,属于现代汉语词汇。在繁体字中,点药的写法为點藥。
在古代,点药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因为汉字的书写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化。古汉字写法的研究称为“古文字学”。
1.医生建议你每天早晚各点药三次。
2.这种药是局部点药,效果很好。
组词:医药(yī yào)、药物(yào wù)、药品(yào pǐn)。
近义词:涂药、抹药。
反义词:换药、不用药。
阿唯抱团儿罢人八十孩儿徧赐便私敝裂鄙小不对碴儿不死不活补泻财薮超媒体尘役出狩答不也达越斗星发泼奉元历公非先生鹤雾鸿函钜椟鸿轩凤翥浑雅见齿绛宫徼巡浇饡诘朝劫运基隆景陵矜节金鑛赳桓絶新栲折爌晃陵厉厉神柳编楼船络驿不絶埋瘗清宵丧葬散夥晌晴山外宗石花世缘死不要脸死亦瞑目条冰玩话无法无天洿浊项颈哮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