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命材的意思、命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命材的解释

任用有才干的人。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羣臣惕慄奉职,命材登良,不敢私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命材”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文言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其核心含义与人才的选拔、任用相关。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命: 动词,意为“任命”、“委派”、“使用”。
    • 材: 名词,意为“人才”、“有才能的人”、“资质”(在此语境下主要指人才)。
    • 命材: 动宾结构,指选拔、任用人才。其核心在于统治者或管理者识别、考察并赋予人才相应的职位或职责,使其才能得以发挥。
  2. 出处与经典用例:

    • 该词最著名的出处是唐代柳宗元的《梓人传》。文中描述了一位优秀的建筑总监(梓人)如何统筹规划、指挥众工匠建造房屋,其中提到: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命材**审用,以权称物,以法平施,是谓国工。”

      • 此处“命材审用”意为“(宰相)选拔任用人才,审慎地使用他们”,是宰相治理国家的重要职责,与梓人指挥众工异曲同工。这奠定了“命材”作为“选拔任用人才”这一政治管理概念的基础。
    • 《宋史》等史书中也有类似用法,指帝王或重臣对官员的任命和人才的使用。例如《宋史·职官志》可能涉及相关选官制度(具体语境需查原文)。
  3. 用法与语境:

    • “命材”是一个动词性短语,强调任命人才这一动作过程及其背后的识人、选人、任人的智慧。
    • 它通常用于描述高层管理者(如帝王、宰相)或具有选拔权的人的行为。
    • 其语境多与治国理政、建设事业、管理团队相关,强调知人善任对成就大事的重要性。
  4. 相关概念:

    • 知人善任: 了解人的才能并善于使用,是“命材”得以成功的前提。
    • 选贤与能: 选拔贤德和有才能的人,是“命材”的目标和原则。
    • 量才录用: 根据才能大小授予相应的职位,体现了“命材”中“审用”的内涵。

参考资料:

  1. 柳宗元《梓人传》 - 该文是“命材”一词最经典、最权威的出处,深刻阐述了选拔任用人才(命材)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可参考权威古籍数据库或中华书局等出版社的《柳宗元集》)
  2. 《汉语大词典》 (罗竹风 主编) - 作为最权威的大型汉语语文辞典之一,其对“命材”的词条解释应包含其基本含义及《梓人传》的例证。 (可查阅纸质版或如“汉典”等在线词典平台,但需注意其并非《汉语大词典》官网)
  3.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 这类专门针对古代汉语的词典通常会收录“命材”一词,并给出精炼的解释和古文例句。 (可查阅商务印书馆版本)
  4. 《贞观政要·论择官》 (吴兢) - 虽然未必直接出现“命材”一词,但其中唐太宗与大臣们关于如何选拔、考核、任用官员(即“命材”的实践)的讨论,是理解该词历史背景和重要性的重要文献。 (可参考中华书局等出版社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命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任用有才干的人,常见于文言文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2.文献出处

3.用法与扩展

4.相关词汇

若需进一步了解“命”的其他含义(如生命、命运等)或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鞍座本心笔髓才蔽识浅擦澡柴颍攒簇翠粲诞僻儿婿缚送高卧宫怨棺材瓤子官婿海绵后坤会正假报告将作监见说噭誂佳作吉典借尸还阳进谏九大经辑濯军鼓类总两喈凉轩帘试临身龙矩楼鼓露井幔子梅粉门义命篇凝烟谦抑轻闲渠谵森寂杀声涉人失损说不上送意肃立填池啼啼哭哭往还物雄无友鴮鸅小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