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nd at attention as a mark of respect] 恭敬严肃地站着
肃立默哀
全体肃立,唱国歌
众将领因未得他的命令,依然肃立不动,等候他继续讲话。——《虎吼雷鸣马萧萧》
(1).古立容之一。谓折腰而立。恭敬貌。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间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2).现谓恭敬庄严地站着。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三章:“全体肃立;干杯。” 冰心 《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这十里长的 长安街 ,望不到头地肃立着好几层的人墙!”
“肃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肃立”指恭敬、庄严地站立,强调在正式或庄重场合中保持严肃态度。该词由“肃”(恭敬)和“立”(站立)组合而成,常见于描述集体性礼仪行为。
该词近义词包括“肃穆”“伫立”等,但“肃立”更强调集体性和仪式感。需注意与普通“站立”区分,其核心在于表达敬意或庄重态度。
《肃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肃(读音:sù)有“庄重、严肃”之意,立(读音:lì)有“挺直、直立”之意。因此,《肃立》可以理解为“庄重地站立”或“挺身而立”的意思。
肃立的部首是肉部,笔画分别是6画和5画。
《肃立》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句:“肃,挺也,立。”
在繁体字中,肃的写法为肅。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一些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肃以“聿”代替现代的“车”旁,立与现代写法相同。这种古代写法在正楷中也有所体现。
他肃立在讲台上,严肃地面对着学生们。
当国歌奏响时,大家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
组词:肃静、肃然、肃杀
近义词:严肃、庄重
反义词:骚动、杂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