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本心的意思、本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本心的解释

(1) [one's conscience;one's original idea;real intention]∶原来的心愿

(2) [conscience]∶旧指天生的善性;天良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详细解释

(1).天性,天良。《孟子·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此之谓失其本心。”《后汉书·王符传》:“虽有明察之资,仁义之志,一旦富贵,则背亲捐旧,丧其本心。”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心学之亡久矣,有一人焉,倡为本心之説。”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徐闻窗外微哂曰:‘君不敢答,犹能不欺其本心。’”

(2).本意,原来的心愿。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加 刘备 相扇扬,事结舋连,推而行之,想畅本心,不愿於此也。” 宋 苏辙 《闲居五咏·移竹》:“稍去千百竿,欲广西南屋;本心初不尔,百口居未足。”《三国演义》第八五回:“臣与 蜀 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家小也。”

(3).真心。 唐 罗虬 《比红儿诗》:“月落潜奔暗解携,本心谁道独单栖?还缘 交甫 非良偶,不肯终身作 羿 妻。”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欧阳公不以古文始於尹师鲁》:“今观 欧阳公 言,若以古文始自 师鲁 ,则前有 穆脩 及 有宋 先达甚多,此岂其本心哉?无乃亦自留一著乎?”《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他也不是本心要看,只因千金之説上心,希图频对人讲,或有奉承他的解意了,购求来送他。”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说本心话,我很想回去,但又不愿意离开你们。”

(4).草木的根株。《汉书·萧望之传》:“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 颜师古 注:“本心,树之本株也。”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本心”一词的详细解释可从以下维度综合阐述:

一、核心语义

  1. 原始意图:指人最初的心愿或真实想法,如《三国演义》第八五回中“知臣本心”即强调未被外界影响的真实意图。
  2. 天性良知:源自儒家性善论,如《孟子·告子上》提出“失其本心”,特指人先天具有的仁义本性。

二、语境延伸 •价值基底:现代认知科学视其为个体长期形成的稳定价值观集合体,在无外界干扰时主导决策(如的“默认模式网络”理论)。 •道德标尺:《后汉书》用“丧其本心”批判违背伦理的行为,突显其作为道德判断基准的功能。

三、哲学辨析

  1. 与“伪饰”相对:唐代罗虬诗句“本心谁道独单栖”通过情感表达,展现真心与表象的对比。
  2. 动态性特征:宋代苏辙《移竹》诗“本心初不尔”揭示初心可能随境遇变迁的特性。

四、实践意义 当代心理学认为保持本心需平衡内外因素,既要维护认知连贯性(的“决策中枢”),又要警惕如《王符传》所述富贵导致“背亲捐旧”的异化风险。

注:如需具体典籍引文或跨学科研究案例,可进一步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本心》是一个中文词汇,代表着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部首分别是「本」和「心」。部首「本」可以表示根源、原本的意思,而部首「心」则代表着内心、思想。拆分笔画的话,「本」字的拆分笔画为5,而「心」字的拆分笔画为4。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繁体字中,「本」字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而繁体字中的「心」字写作「心」,和简体字也相同。 在古时候,「本心」这个词在汉字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不过在目前的形式中,「本心」的写法已经非常统一。 这个词在句子中的例子可以是:“他总是坚持做事要从自己的本心出发。” 与「本心」相关的组词包括「本心如故」、「出发点」及「本质」等。这些词都与个人的真实想法和内心的一致性有关。 近义词方面,可以用「真心」、「内心」或「真实感受」替代「本心」,因为它们都表达了同样的含义。 反义词的话,可以拿「假话」、「虚伪」或「伪装」作为「本心」的反义词,因为它们都表示与真实感受相反的概念。 总之,「本心」是一个表达个人真实想法和内心感受的词汇。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本」和「心」。来源于古代汉语,现在的写法在繁体字中相同。在句子中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这个词。同时,还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使用,比如「本心如故」等。与「本心」有相近意思的词汇有「真心」、「内心」等,而相反的词汇可以是「假话」、「虚伪」等。

别人正在浏览...

爱敬碧玉壶补天济世汊河谗言三至,慈母不亲寸步不让荡海拔山弹治盗声钓缗洞爥奋跃纷争葛洪恭士鼓绝固有振动海螯黑丑忽啦彟矩加估诫律接替截头季风进宴计然策继业炬炭旷如袴衫廊牙乐安隆望马羁毛团难心逆蕃瓢泼瓦灌批凤平吞平韵钱文琪琚轻賫磬沼球胆丧葬山鲊神版神气十足审问十八埊狱衰迟宋开府所由官舃奕莞尔辋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