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密揭的意思、密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密揭的解释

(1).秘密的奏疏。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亲书奏章》:“近年故相 王锡爵 密揭,亦其幼孙所写,故窃啟者不敢私易,得以初稿达御前。”

(2).秘密的文告。 清 毛祥麟 《三略汇编·小刀会纪略》:“时 蓝守 回郡,统兵将至 上海 ,先有密揭入城,贼见之狂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密揭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特殊文书形式,专指明清时期官员向皇帝呈递的机密奏章。该词由“密”(隐秘)和“揭”(呈报)组合而成,最早见于明代官方文献,清代沿用这一制度。

根据《明史·职官志》记载,密揭区别于常规题本、奏本,其内容涉及弹劾要员、军机要务或皇室私事,需以蜡封或夹板密封,直达御前。《清会典》补充规定,密揭须由具奏人亲笔书写,禁止幕僚代笔,皇帝批阅后多由内廷直接销毁,不入内阁档案。

现存密揭实例中,以万历年间《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最具代表性,该文书因揭露宦官专权细节,成为研究明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物证。现代学者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密揭制度实质是君主强化中央集权的信息控制手段,其保密特性在清代奏折体系中得到延续发展。

网络扩展解释

“密揭”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1.秘密的奏疏

指古代官员向皇帝秘密呈递的文书,内容通常涉及敏感或机密事务。例如:

2.秘密的文告

指非公开的、隐蔽性强的通告或文件,常见于清代历史事件中。例如: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案例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明代《野获编》或清代《三略汇编》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按屯败羣傍柳随花傍说宝库本项本主避时步曲舂爨传福答司马谏议书调平遁天堕落犯軷放还放去高能隔墙有耳搆祸苟徇孤峻海门和铃核资坏处翦刷戒奢宁俭静婉腰今朝有酒今朝醉机辟齎送急先举职侃大山考馆冷颤良奥漓湘镂本买菜求益密附凝立扭转乾坤晴天开水路区畔审判员身亲舍止十二调虱虮首夔耍态度通判幰车绡头嚣闻邪路货邪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