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条的意思、篾条的详细解释
篾条的解释
用以编织篾器的薄竹片。《新民晚报》1990.4.30:“篾条是事先劈就的,用二青最好。”
词语分解
- 篾的解释 篾 è 劈成条的竹片,亦泛指劈成条的芦苇、高粱秆皮等:竹篾。苇篾儿。篾席。篾条。篾青(指竹子的外皮,质地柔韧)。篾黄(指竹子篾青以里的部分,质地较脆。亦称“篾白”)。 笔画数:; 部首:竹; 笔顺编
- 条的解释 条 (條) á 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 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刵 )条儿。金条。铁条。 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项
网络扩展解释
篾条(miè tiáo)是传统手工艺中常见的材料,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义
篾条指将竹子劈成的细长薄片,主要用于编织竹制器具。其厚度通常不足1毫米,宽度根据用途调整,既有柔韧性又保留竹材的强度。
二、制作与特性
- 选材:多选用2-3年生竹,以楠竹、毛竹为佳,因其纤维密度适中(提到“二青”竹最佳)
- 加工:需经劈、刮、削、浸泡等工序,使竹片软化便于编织(如所述浸泡工序)
- 特性:抗拉强度可达100-200MPa,经特殊处理后防虫防腐
三、应用场景
- 生活器具:竹席、箩筐、灯笼等(提及《红楼梦》中的篾席)
- 建筑辅材:古代茅屋的墙体骨架、屋顶衬层
- 艺术创作:竹编画、立体编织工艺品
四、文化价值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篾编技艺承载着农耕文明记忆。指出,这类手艺因工业化冲击正逐渐消失,全国掌握全套传统篾编技艺的匠人已不足万人。
五、延伸知识
在北方部分地区,"篾条"也指高粱秆皮,但严格来说这类材料应称"秫秸篾",与竹篾有材质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二
《篾条》是一个汉语词汇,表示用于编制家具、器物等的细长竹子或木条。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竹子部),右边是干(木部)。整个词汇共有10个笔画,分别是丨(1划)、一(1划)、一(1划)、丨(1划)、丨(1划)、一(1划)、丨(1划)、丨(1划)、丶(1点)、㇆(撇)。
《篾条》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篾原指一种竹子的名称,后来演变为指用于编制工艺品的竹子或木条。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篾條」。
根据古时候汉字的写法,「篾条」可以用繁体字「篾條」来表示。繁体字的书写形式更加繁琐,线条复杂,与现代简化字相比较而言,较为繁复。
以下是对《篾条》使用的一些例句:
1. 我买了一捆篾条用于编织椅子。
2. 这家工艺店有各种各样的篾条供您选择。
3. 木工师傅正在精心处理篾条,准备开始编织。
其他与《篾条》相关的词语组词有:竹篾、家具、工艺品、编织等。根据不同的语境,还可以使用与《篾条》意思相近的词语,比如竹片、竹條、竹筍等。而与《篾条》相反的词语则可以是:铁丝、金属条等。
综上所述,《篾条》是指用于编制家具、器物等的细长竹子或木条。它的部首是⺮和干,共有10个笔画。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繁体字写作「篾條」,繁体字的书写形式较为繁复。使用《篾条》这个词汇的例句可以涉及到编织、家具等领域。组词可以是竹篾、编织等,而与它相近的词语是竹片、竹筍,相反的词语可以是铁丝、金属条等。
别人正在浏览...
安身奥祉璧流离不便水土不调贴猜枚蟾桂朝斗陈波儿沉雷徂年怠戏倒行逆施店面顶注短檠灯堕断飜手雨烦性俸户傅粉郎福品伏天干衡橄榄仙灌夫骂坐后月昒黑见跋江总寖久君明流彩录制马王堆嫟称耦象青苞米砌水缺画若何桑榆暮景山险摄影石鉢碎话损阴特殊廷魁偷声突发枉步韦袴隈嵎蓊蔼温中物至则反湘汉闲絜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