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编年史一类的国史。《北史·魏纪三·孝文帝》:“詔秘书丞 李彪 、著作郎 崔光 改析国记,依纪传体。”
“国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国记(拼音:guó jì)指编年史一类的国史,属于古代官方编纂的历史文献类型。该词最早见于《北史·魏纪三·孝文帝》,记载北魏孝文帝曾下诏令官员“改析国记,依纪传体”。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诗词背景,可参考《北史》相关卷目及宋代、明代诗文选集。
《国记》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指的是记载国家的历史、政务、社会状况等内容的记录。它是一个充满历史意义的词语。
《国记》这个词可以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拆分,可以将它拆分为“囗”和“戈”两个部首。其中,“囗”是一个可以围住其他部首或者汉字的围栏部首,“戈”是一个象形的兵器部首。
根据笔画顺序,“囗”部首有2画,“戈”部首有4画。整个词语《国记》总共有6画。
《国记》这个词语是由古代汉字组成的。汉字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字之一,源远流长,其中很多词语都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国记》是古代汉字中的一个词语,所以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国记》这个词语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是「國記」。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跟现代有所不同。以《国记》为例,古代的汉字写法可能会用更加简洁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的书写形式也有所演变和调整。
1. 这本《国记》详尽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历史沿革。
2. 他在研究《国记》时发现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
1. 国史记
2. 国史
3. 国事记载
4. 编辑国家志
1. 国史
2. 国志
3. 国史志
4. 国史编年
1. 忘记
2. 遗忘
3. 抹去
4. 遗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