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百姓。《战国策·燕策二》:“﹝先王﹞弃羣臣之日,餘令詔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於后世。” 鲍彪 注:“萌、氓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地可垦闢,悉为农郊,以赡萌隶。” 刘良 注:“氓隶,百姓也。” 明 何景明 《势成篇》:“ 陈涉 非有诸侯之权,甲士之众,以其萌隶之民,戍役之卒……一呼而四海嚮应。”
“萌隶”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文献来源具体分析:
指代百姓(主流解释)
现代引申义争议
若需进一步分析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提供原文段落以便精准解读。
《萌隶》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可爱、单纯、天真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引人喜欢的特点。
《萌隶》的字形由“艹”和“隶”组成。其中,“艹”是草字头部首,表示植物;“隶”是一个独立意义字,表示奴隶。
《萌隶》共有13个笔画,其中,“艹”部2画,“隶”部11画。
《萌隶》这个词源于日本动漫文化,最早流行于2001年左右。它的繁体字形为《萌隸》。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字形有所不同。根据古代记载,在古时候,《萌隶》的字形与现代有一些差异,但整体意义相同。
1. 她的笑容真是太萌隶了,让人无法抗拒。
2. 这只小猫肚子上的斑点真萌隶。
3. 这部动漫角色的形象设计得非常萌隶。
1. 组词:萌萌哒、萌妹子、萌籽。
2. 近义词:可爱、童真、天真。
3. 反义词:成熟、严肃、冷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