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美质的意思、美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美质的解释

美好的素质。《礼记·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韩诗外传》卷八:“虽有良玉,不刻鏤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 宋 曾巩 《熙宁转对疏》:“可传於后世者,若 汉 之 文帝 、 宣帝 , 唐 之 太宗 ,皆可谓有美质矣。” 明 方孝孺 《尊闻斋记》:“今之人岂皆不若古人之有美质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美质”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字“美”和“质”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并在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内涵。其核心意思是指:

美好的本质、优良的质地或天赋。

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字义分解与结合:

    • 美 (měi): 本义指味道甘美(《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引申为泛指一切美好、优良、令人满意的事物或特质,如美丽、美好、美德、美味等。
    • 质 (zhì): 本义指抵押、作为保证的人或物(《说文解字》:质,以物相赘也)。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本体、性质、质地、禀赋、朴实无华等含义。如本质、实质、质地、资质、质朴。
    • 结合:“美质”即指“美好的本质”、“优良的质地”、“天生的优良禀赋”。 它强调的是事物或人内在的、固有的、根本性的优良特性或天赋。
  2. 核心释义:

    • 指人或事物内在的、本质上的优良品质或天赋。 这是最常用和最核心的含义。用于人时,常指天生的、未经雕琢的善良本性、聪慧天赋或优良品格基础。用于物时,则指其本身具有的优良材质或特性。
      • 例如:形容一个人天生善良聪慧,可以说“此子颇有美质”;形容一块玉石天生质地温润细腻,可以说“此玉美质天成”。
    • 指朴实无华的美好本质。 这个含义更侧重于“质”的“朴实”义项,强调内在的、未经修饰的美好。
      • 例如:在评价人或艺术风格时,“美质”可与“华饰”相对,强调内在的朴实之美胜过外在的华丽装饰。
  3. 文化内涵:

    • “美质”的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内在修养、强调“文质彬彬”(《论语·雍也》)的思想密切相关。“质”代表内在的朴实本质,“文”代表外在的礼仪文采。理想的状态是内在美质与外在文采相得益彰。因此,“美质”常被视为个人修养和成就的根基。

“美质”一词的核心含义是指人或事物内在的、本质上的优良品质、天赋或朴实美好的特性。它强调的是一种固有的、根本性的美好状态,是外在表现或后天发展的基础。理解这个词的关键在于把握“美”的“优良、美好”义和“质”的“本质、质地、禀赋、朴实”义的结合。

引用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美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及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美质”指美好的素质或本质,多用于形容人内在的优秀品质,强调天然或未经雕饰的优良特质。例如《韩诗外传》提到“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说明天赋美质需通过学习完善。

2.文献出处

3.相关成语

如“浑金璞玉”比喻天然淳朴的美质,“兰情蕙性”形容高雅品性。这些成语进一步佐证“美质”强调内在而非外显的特质。

4.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美质”多用于文学或评价人物,例如称赞某人“有古人美质”,指其具备传统美德或卓越潜质。



“美质”核心在于内在的美好本质,既包含天赋资质,也需后天修养(如学习)使其完善。其用法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多用于人文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半封建砭骨并线避世墙东闭治波光鳞鳞不夷不惠晨旭闯关东楚居春诵夏弦出豫淡荡稻舍大麯点点吊朵底成冬闲風嵐稿案膏液过愆行伍汉制河北梆子狐媚见梦简试脚膀接待空洞无物量猜灵仗脉压马蕲马帚民利魔障男爵能工巧匠泼天鬨千里棹清稿秦吉了犬马之诚任士深惟重虑十样锦释义宿分桃梗投子文旆汙染详当销折小性子谢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