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犬马之诚”是一个谦辞类成语,主要用于表达个人的诚意或忠诚。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该成语字面意为“像犬马一样忠诚的心意”,实际用于谦称自己的诚意,强调态度恳切、毫无保留。其核心是自谦,而非直接描述对他人的忠诚(如、2、4、5)。
出处与典故
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 此处曹植以“犬马”自比,委婉表达对君主的忠心(、2、9)。
用法与语境
常见误解
部分解释(如)将其扩展为“对他人忠诚至极”,但根据权威典籍,其本意更侧重自我谦称的诚意,而非直接描述对他人的奉献(需结合高权威性来源综合判断)。
近义与关联词
类似谦辞有“犬马之劳”“蝼蚁之诚”,均以卑微事物比喻自身心意,体现传统文化中的自谦表达方式(、7)。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相关历史评注。
《犬马之诚》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对主人忠诚、尽心尽力的态度。其中的词语“犬马”取自狗和马,是古代人们所推崇的最忠诚的动物,而“之诚”则表示真诚、忠实的意思。
犬马之诚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犬:犬字的部首是犬,它包含有四笔。
马:马字的部首是马,它也包含有四笔。
之:之字的部首是丿,它包含有一笔。
诚:诚字的部首是讠,它包含有六笔。
犬马之诚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后汉书·马援传》中的一段描写,用来形容马援对汉朝皇帝忠诚的精神风貌。犬马之诚在现代汉语中也常用来形容人对于亲人或是朋友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在繁体汉字中,犬马之诚的写法为「犬馬之誠」。
在古代汉字中,犬马之诚的写法较为繁复,如「犬曰犬,能驱兕者曰犬;马曰马,能服骝者曰马;之式丿,人之所以为人也,诚者之诚也。」意思与现代用法相同,仅字形有所不同。
例句:
他是一个永远以犬马之诚对待朋友的人。
组词:
尽忠报国、忠心耿耿、奉献精神、忠诚度、任劳任怨。
近义词:
忠诚、忠实、虔诚。
反义词:
背信弃义、不忠不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