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蕲的意思、马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蕲的解释

野菜名。与芹相似,嫩时可食。也称牛蔪、野茴香。《尔雅·释草》“茭牛蘄” 晋 郭璞 注:“今马蘄,叶鈿鋭,似芹,亦可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马蕲》:“凡物大者皆以马名,此草似芹而大故也。俗称野茴香,以其气味子形微似也……马蘄与芹同类而异种,处处卑湿地有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蕲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词汇,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基本词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马蕲”最早见于《尔雅·释草》,指代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古称。《本草纲目》卷十四则明确记载:“蛇床,《尔雅》谓之盱、曰马蕲”,证实该名称源自植物形态特征——其花序形似古代马匹佩戴的蕲(古代马具)。

二、植物学特征 作为中药材的正名,马蕲特指蛇床(学名:Cnidium monnieri),其特征包括:

  1. 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株高30-80厘米
  2. 复伞形花序,白色小花密集排列
  3. 双悬果椭圆形,具棱翅
  4. 根生叶具长柄,茎生叶呈羽状分裂

三、历史应用记载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药材,主要功效记载为“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名医别录》补充记载其可“温中下气,令妇人子脏热”。宋代《证类本草》已出现“蛇床子”与“马蕲”的异名并用记载,显示名称演变过程。

网络扩展解释

"马蕲"是一种传统野菜的称谓,其含义和特征可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马蕲(拼音:mǎ qí)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野菜,形态与芹菜相似,嫩叶可食用。其名称源于植株体型较大,因"凡物大者皆以马名"的命名习惯(如马蜂、马兰头等)。

2.别名与分类

3.形态特征

叶片细长尖锐,多生长于低洼湿地环境,种子和植株带有类似茴香的香气,故有"野茴香"之称。

4.文献记载

5.用途

嫩叶可作蔬菜食用,全株或种子可能具有药用价值(具体需参考专业中医药典籍)。现代已较少作为常见野菜使用,更多见于文献记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植物学特性或历史食用方法,建议查阅《中国植物志》或《本草纲目》原典。

别人正在浏览...

摽陨颤悠悠诚愫鹑鴳从正弹曲稻栽调伏东门逐兔顿撇丰博割减汉纲横制洄沍津液即事穷理极戍攫盗局高蹐厚口米枯壑连箭流磻隶卒轮子耄乱门状觅便密和糜捐年度牛肉钳劫怯生生虬髯客赇饷三兽渡河骚人僧俗神龙马壮实祸誓墓尸逐收帑霜飙死丧跳布札投考投琼屯街塞巷途水外教僞命韦人五色土恶欲邪货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