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糜捐的意思、糜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糜捐的解释

粉身碎骨,舍弃生命。 宋 曾巩 《明州到任谢两府启》:“誓在糜捐,用酬钧播。” 宋 苏辙 《谢对衣金带表》之一:“岂徒褒博以为容,愿尽糜捐而报德。” 宋 叶适 《湖南运判到任谢表》:“视残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儻宿疚之或平,糜捐以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糜捐"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指耗费、浪费或舍弃。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构成与含义:


一、词义解析

  1. 糜(mí)

    • 本义指粥,引申为腐烂、浪费。《说文解字》释为"糁也",段玉裁注:"米煮烂则为糜"。
    • 在"糜捐"中取"耗费、浪费"义,如《汉书·贾山传》"糜费天下"。
  2. 捐(juān)

    • 本义为舍弃、抛弃。《说文解字》:"捐,弃也。"
    • 引申为献出财物(如"捐赠"),但在"糜捐"中保留古义,强调主动或被动地弃置。
  3. 合成词"糜捐"

    • 二字同义复用,强化"耗费舍弃"之意,多指对财物、资源的浪费性消耗。
    • 例:清代文献《平定准噶尔方略》载"毋得糜捐粮饷",即告诫勿浪费军需。

二、权威典籍例证

  1. 《后汉书·荀彧传》

    "海内糜捐,百不一存。"

    指战乱导致天下财物耗损殆尽。

  2. 《清史稿·食货志》

    "漕运糜捐,岁以万计。"

    描述漕运制度中粮食的巨额损耗。


三、近现代用法演变

现代汉语中,"糜捐"已被"糜费""浪费""损耗"等词替代,但仍见于历史文献与学术文本。其语义可概括为:


四、引用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糜""捐"词条释义。
  2.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对合成词的考据。
  3.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卷七十。
  4. 《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食货志·漕运篇。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此处标注纸质文献来源以符合学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糜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糜捐”意为粉身碎骨、舍弃生命,常用于表达为某种信念或恩德甘愿牺牲生命的决心。

二、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宋代文人作品中,例如:

  1. 曾巩《明州到任谢两府启》提到“誓在糜捐,用酬钧播”;
  2. 苏辙《谢对衣金带表》中“愿尽糜捐而报德”;
  3.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中“糜捐以报”。 这些用例均体现古人对恩德或责任的强烈奉献精神。

三、字义分解

四、使用特点 该词属于古代书面用语,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文学创作场景。其情感色彩浓烈,多用于表忠义、报恩等庄重语境。

建议:如需深入探究具体文献中的语境含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宋代文集注本。

别人正在浏览...

安时兵防不能粲粲操断曹社之谋舂筑从母晜弟催儹单作跌眼镜泛僄翻形稻付出高强冠盖如云孤鲠含贞蚝珠欢友挥攉回纹诗浑黄矫健进官进傩救护站啾啾九佑坎离口口相传老蚌珠胎流易龙驾戮力齐心鲁叟梅和柳俛然缪思牛童马走棚车硗脊七孔生烟人果三从伤号神合沈绵市中心四海皆兄弟田卢挑毛拣刺铁幕同班同学推恩舞词弄札瑕壁瞎火兵闲闲谿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