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俊贤能之士。 唐 李商隐 《为尚书渤海公举人自代状》之二:“必资髦硕,方备次迁。” 唐 杨炎 《安州刺史杜鹏举碑》:“黄门侍郎 张廷珪 ,国之髦硕。”
“髦硕”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髦硕(máo shuò)指才俊贤能之士,多用于形容德才兼备的杰出人物。
唐代文献中常见该词:
主要用于古代公文、碑铭等正式文体,现代汉语中已罕见,多见于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人物评价时引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的详细释义。
《髦硕》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时尚、优秀、有才华的状态。它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外表或穿着造型时尚漂亮,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才华或技术突出。
《髦硕》的拆分部首分别是「髟」和「石」。
《髟》的笔画数为10,表示头发的形状。
《石》的笔画数为5,表示石头的形状。
《髦硕》一词的来源较为模糊,可能没有明确的历史渊源。其可能是由两个形容词「髦」和「硕」组成,形容词「髦」表示时尚、漂亮,形容词「硕」表示优秀、高超。
《髦硕》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髮碩」。
古时候,「髦」的写法较为简单,写作「发」。而「硕」的古时候写法为「朔」。
他的穿着非常髦硕,总是能引起别人的羡慕。
这位画家的作品真是髦硕,每幅画都令人惊叹。
组词:
髦美、髦雅、髦丽、髦冠、髦富、髦秀等
时尚、优秀、才华横溢、出色等
平庸、低劣、不入流、普通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