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嫚书的意思、嫚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嫚书的解释

轻侮的书信。《后汉书·何敞传》:“ 敞 上疏諫曰:‘臣闻 匈奴 之为桀逆久矣。 平城 之围,嫚书之耻,此二辱者,臣子所为捐躯而必死。’” 李贤 注:“ 高后 时, 冒顿 遗 高后 书曰:‘陛下独立,孤僨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时 赵元昊 欲叛而未有以发,则为嫚书求大名以怒朝廷,规得谴絶以激使其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也先夸国宝》:“时 也先 气已骄盈,敢为嫚书,几同敌国。” 清 章藻功 《孝节妇郑氏传略》:“亡赖子造嫚书千言诬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嫚书"是汉语中一个古语词,其核心含义指轻慢、侮辱性的文书或书信。该词由"嫚"与"书"二字构成复合词,最早见于《汉书·匈奴传》记载的汉匈外交文书往来。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字词释义

  1. "嫚"(màn):《说文解字》释为"侮易也",本义指轻慢、侮辱。《汉语大词典》收录"嫚书"词条,明确指出其特指"轻侮、傲慢的书信"。

  2. "书":在古汉语中既指书写行为,也指成文信件,《周礼·春官》记载"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可见文书在古代外交中的重要作用。

二、历史应用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汉朝与匈奴交往过程中,"汉遗单于书牍以尺一牍……单于以尺二寸牍及印封皆令广大长,倨骜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这种故意使用超规格文书形制与傲慢措辞的行为,即属典型的"嫚书"。

三、文化延伸 在传统礼制体系中,文书形制与措辞均有严格等级规范。如《礼记·曲礼》强调"书方衰凶器,不以告",而"嫚书"正是通过违背这些规范来实施政治挑衅,常见于古代邦交文书或战书往来。现存汉代简牍中可见类似文书实物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

“嫚书”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来源综合辨析:

一、主要含义(历史文献语境) 指轻侮、傲慢的书信,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后汉书·何敞传》中记载匈奴曾向汉朝发送带有侮辱性的书信,被称为“嫚书之耻”。宋代苏轼的《张文定公墓志铭》也提到西夏政权使用此类书信挑衅中原王朝。

二、其他解释辨析

  1. 文辞华而不实说(见于) 有部分词典解释为“文辞华丽但内容空洞”,但该说法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引申义或误传。

  2. 字面组合义

    • “嫚”:含轻视、侮辱之意(如方言中“嫚子”指女孩,含亲昵而非贬义)
    • “书”:指书信或文书 组合后特指带有轻慢态度的书面文件。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外交文书中的挑衅行为(如匈奴致汉朝书信、西夏致宋朝文书),或引申批评言辞傲慢的书面表达。

建议注意:若在文学评论中遇到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取历史本义还是引申义。查阅《后汉书》《宋史》等原始文献可获取准确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卑孼辨奏逼掠波速长鸣撑场面晨鼓迟误锤钩错折搭盖大门官典质短程恶色伐荻人奉请分界线干当櫜弓卧鼓高坐犷厉谷子还神黄蒿换脑筋洄荡祸患甲盾椒房亲教管解日九儒十匄空竹旷样儱侗麦加昵侍频次清淑秦楼楚馆球灯起先起语雀离佛图仁恤省役薄赋施德石将军水口水电站檀英提拂脱轨外应畏伏温诏五行舞贤圣小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