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悦意花。在 印度 被视为神圣的植物,特栽培于寺院之间。为一年生有毒草本,叶子互生,卵形,花白色,花冠像喇叭,结蒴果,表面多刺。全株有毒,花、叶、种子等均可入药,是麻醉性镇咳镇痛药。又称风茄儿。《法华经·序品》:“是时天雨曼陀罗华。”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杜杞 字 伟长 ,为 湖南 转运副使。 五溪蛮 反, 杞 以金帛、官爵诱出之,因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 清 杨懋建 《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惟 翠香 面目如曼陀罗,指掌如兜罗绵。”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远处还萌生曼陀罗花,花极细小,惨白可怜。”
曼陀罗的含义可从植物学、宗教文化和现代心理学三个维度解析:
曼陀罗是茄科一年生有毒草本植物,学名Datura stramonium,别称洋金花、风茄儿等。其特征包括:
梵语“mandala”原意为“圆形”或“聚集”,在不同宗教中有深层象征:
荣格提出曼陀罗图案反映潜意识与意识的整合,具有疗愈功能:
注:曼陀罗的植物毒性较强,误食可能致命,需严格区分药用与观赏用途。宗教符号与实体植物虽同名,但文化内涵不同,需结合语境理解。
《曼陀罗》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为指莲花;也可引申为指印度教和佛教中的莲花之神。
《曼陀罗》的部首为曰,总共有20画。
《曼陀罗》这个词源自梵文,原词为Mandala,最早用于印度教和佛教中,表示以莲花为中心的圆形花纹图案。在中国汉字中,采用了汉化音,成为了《曼陀罗》。
《曼陀罗》的繁体字为「曼陀羅」。
古代汉字对《曼陀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曼多那罗」为常见写法。
1. 他的身上有一朵隐隐浮现的曼陀罗花。
2. 这个神庙经常举行曼陀罗仪式。
曼陀罗花、曼陀罗仪式、曼陀罗神庙
莲花
杂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