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曼陀羅的意思、曼陀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曼陀羅的解釋

梵語的譯音。意譯為悅意花。在 印度 被視為神聖的植物,特栽培于寺院之間。為一年生有毒草本,葉子互生,卵形,花白色,花冠像喇叭,結蒴果,表面多刺。全株有毒,花、葉、種子等均可入藥,是麻醉性鎮咳鎮痛藥。又稱風茄兒。《法華經·序品》:“是時天雨曼陀羅華。”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三:“ 杜杞 字 偉長 ,為 湖南 轉運副使。 五溪蠻 反, 杞 以金帛、官爵誘出之,因為設宴,飲以曼陀羅酒,昏醉,盡殺之。” 清 楊懋建 《京塵雜錄·丁年玉筍志》:“惟 翠香 面目如曼陀羅,指掌如兜羅綿。” 魯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獄》:“遠處還萌生曼陀羅花,花極細小,慘白可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曼陀羅的含義可從植物學、宗教文化和現代心理學三個維度解析:

一、植物學意義

曼陀羅是茄科一年生有毒草本植物,學名Datura stramonium,别稱洋金花、風茄兒等。其特征包括:

二、宗教文化内涵

梵語“mandala”原意為“圓形”或“聚集”,在不同宗教中有深層象征:

三、心理學應用

榮格提出曼陀羅圖案反映潛意識與意識的整合,具有療愈功能:


注:曼陀羅的植物毒性較強,誤食可能緻命,需嚴格區分藥用與觀賞用途。宗教符號與實體植物雖同名,但文化内涵不同,需結合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曼陀羅的意思

《曼陀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為指蓮花;也可引申為指印度教和佛教中的蓮花之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曼陀羅》的部首為曰,總共有20畫。

來源

《曼陀羅》這個詞源自梵文,原詞為Mandala,最早用于印度教和佛教中,表示以蓮花為中心的圓形花紋圖案。在中國漢字中,采用了漢化音,成為了《曼陀羅》。

繁體

《曼陀羅》的繁體字為「曼陀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對《曼陀羅》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曼多那羅」為常見寫法。

例句

1. 他的身上有一朵隱隱浮現的曼陀羅花。

2. 這個神廟經常舉行曼陀羅儀式。

組詞

曼陀羅花、曼陀羅儀式、曼陀羅神廟

近義詞

蓮花

反義詞

雜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