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擒奸擿伏的意思、擒奸擿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擒奸擿伏的解释

(1) [arrest and expose evildoers] 擿:揭发。擒获暴露的坏人,揭露隐藏着的歹徒

无名历官所在,擒奸擿伏有名。每偷,至无名前,无得过者。——《太平广记》《纪闻·苏无名》

(2) 亦作“擒奸摘伏”

详细解释

捕捉奸人,揭发隐恶。 唐 张说 《故括州刺史冯公神道碑》:“忘私循公之美,歌謡听载;擒奸擿伏之奇,吏人攸仰。”亦省作“ 擒擿 ”。 唐 刘禹锡 《汝州上后谢宰相状》:“地苞藪泽,俗尚剽轻。悉心抚绥,用法擒擿。事繁才短,常积忧虞。” 唐 权德舆 《齐成公神道碑铭》:“公法令严具,网络张设,名捕魁宿,使无遗类,指顾之间,擒擿如神。”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擒奸擿伏”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捕捉暴露的坏人,揭发隐藏的恶行。其中“擒”为抓捕,“奸”指恶人,“擿”意为揭露,“伏”指潜伏的歹徒。该成语强调对显性与隐性犯罪的双重打击。

  2. 出处与典故
    源自唐代《太平广记·纪闻·苏无名》,记载官员苏无名善于侦破案件,原文提到:“无名历官所在,擒奸擿伏有名。每偷,至无名前,无得过者。”。

  3. 近义词与用法

    • 近义词为“擒奸摘伏”。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或定语,用于描述执法者或正义行为。
  4. 使用场景
    常见于描述司法、侦查等领域,如赞扬官员明察秋毫,或形容案件侦破过程。例如:“他任职期间擒奸擿伏,百姓得以安居。”

  5. 读音与结构
    拼音为qín jiān tī fú(“擿”读tī,意为揭发),四字均为单音节词,结构紧凑。

网络扩展解释二

擒奸擿伏

《擒奸擿伏》是一个成语,意为揭发和捉拿坏人犯罪分子。它由擒、奸、擿、伏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来源: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故。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一名官员名叫暴项,他利用职权贪污收受贿赂。知道此事的另一位官员逄葵便诬告了他。暴项被抓住以后,就对另一位来揭发他的官员感激不已,称他为擒奸擿伏。

繁体:擒奸擿伏(繁體:擒姦擿伏)

古时候汉字写法:擒奸擿伏(古字:擒姦擿伏)

例句:警察经过艰苦努力,最终擒奸擿伏了这个犯罪团伙。

组词:擒贼擿伏、擒获、擿动、伏击、伏法等。

近义词:擒贼擿伏的近义词有揭发罪犯、抓捕犯罪分子等。

反义词:擒贼擿伏的反义词是放过坏人、纵容犯罪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