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飞霜的意思、飞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飞霜的解释

(1).降霜。 晋 张协 《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於 燕 地。” 李善 注:“《淮南子》曰: 邹行 尽忠於 燕惠王 , 惠王 信譖而繫之, 邹子 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后因用以指冤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 吴梅 《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之五:“西曹铸就飞霜狱,十二金牛挽不来。”

(2).犹飞白。 唐 王昌龄 《箜篌引》:“摇笔飞霜如夺鉤,鬼神不得知其由。”参见“ 飞白 ”。

(3).犹清新。 前蜀 杜光庭 《醮泸州安乐山词》:“虽申降福之仪,几闕飞霜之韵。”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飞霜”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降霜的自然现象,常形容冬季寒冷天气中霜花飘落的景象。该词最早见于晋代张协《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后成为文学中描绘寒冷气候的常用意象。

二、引申含义

  1. 象征冤狱
    典故出自《淮南子》:战国时邹衍因燕惠王听信谗言被囚,仰天痛哭竟使夏日飞霜,后以“飞霜”暗喻冤屈。如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飞霜冤,不比黑盆冤”。

  2. 书法术语
    唐代王昌龄《箜篌引》中“摇笔飞霜如夺钩”提及“飞霜”,此处指书法中的“飞白”笔法(笔画中留有空白)。

三、使用场景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典故和现代词典释义,完整文献可参考《淮南子》《桃花扇》等原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飞霜这个词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秋天的霜,特指早晨寒冷时,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霜聚集在地面上的自然现象。飞霜的拆分部首是䒑和雨,其中䒑表示飞行的意思,雨表示雨水的意思。它的笔画数为12画。飞霜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诗词中,它经常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秋季的凉爽和变幻之美。在繁体字中,飞霜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只是书写形式稍有不同。在古时候,飞霜的汉字写法也有变化,例如在金石文和篆书中,飞霜的字形可能会有所差异。下面是一个例句:秋风吹过,枯叶纷飞,大地上飘洒着飞霜的痕迹。组词中,可以使用飞霜来组成其他词语,如飞霜满月、飞霜结冰等。与飞霜意思相关的近义词有秋霜、白霜等,而反义词则可以是春阳、夏雨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