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飞霜的意思、飞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飞霜的解释

(1).降霜。 晋 张协 《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於 燕 地。” 李善 注:“《淮南子》曰: 邹行 尽忠於 燕惠王 , 惠王 信譖而繫之, 邹子 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后因用以指冤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 吴梅 《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之五:“西曹铸就飞霜狱,十二金牛挽不来。”

(2).犹飞白。 唐 王昌龄 《箜篌引》:“摇笔飞霜如夺鉤,鬼神不得知其由。”参见“ 飞白 ”。

(3).犹清新。 前蜀 杜光庭 《醮泸州安乐山词》:“虽申降福之仪,几闕飞霜之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飞霜"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释义:

一、自然现象本义 指霜雪飘落的自然现象,《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飘动的霜",多用于描绘深秋或初冬时节霜霰纷飞的景象。例如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即用此意象营造清冷意境。

二、文学比喻义

  1. 刑狱严酷的象征 《汉语大词典》收录其比喻用法"喻严正的法令",源自《后汉书·袁安传》典故,后世常用"六月飞霜"比喻冤狱。

  2. 肃杀氛围的营造 在诗词中常作意象词使用,如李白《古风》"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但求蓬岛药,岂思农鳸春。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其中"飞霜早淅沥"借自然现象隐喻战乱肃杀之气。

该词在《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等古籍中均有记载,现代汉语中多保留其文学性用法,常见于诗歌创作与历史题材文学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

“飞霜”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降霜的自然现象,常形容冬季寒冷天气中霜花飘落的景象。该词最早见于晋代张协《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后成为文学中描绘寒冷气候的常用意象。

二、引申含义

  1. 象征冤狱
    典故出自《淮南子》:战国时邹衍因燕惠王听信谗言被囚,仰天痛哭竟使夏日飞霜,后以“飞霜”暗喻冤屈。如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飞霜冤,不比黑盆冤”。

  2. 书法术语
    唐代王昌龄《箜篌引》中“摇笔飞霜如夺钩”提及“飞霜”,此处指书法中的“飞白”笔法(笔画中留有空白)。

三、使用场景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典故和现代词典释义,完整文献可参考《淮南子》《桃花扇》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览...

鲍酪鄙妒波润裁可仓舍参检厕混爨龙颜碑大地回春儿息繁密泛越分表风尘肮脏羔鴈卦辞刮骨盐归藏氏孤军作战亥正寒腿幻化魂痕火棍祸丧坚厉教主济公进口车涓浍骏功开国功臣夔卨劳效略且寥閴嶙嶒论授盲风孟邻鸣鹊明水南祖浓烈穷戹泉涂是非口舌事核言直十朋之龟树彩疏节私心绦旋挺觉吞舟蜗角虚名下马坊陷落计中笑意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