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制的酒母。《左传·宣公十二年》:“ 还无社 与司马 卯 言,号 申叔展 。 叔展 曰:‘有麦麴乎?’” 杨伯峻 注:“麦麴即今之酒母,用以酿酒者,盖蒸麦以为之,故曰麦麴。” 唐 白居易 《酒功赞》:“麦麴之英,米泉之精,作合为酒,孕和产灵。”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八:“遽令发掘,其下乃麦麴耳。”
麦曲是传统酿酒工艺中用于糖化发酵的催化剂,主要应用于黄酒生产。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麦曲是以小麦为原料,通过破碎麦粒并压制成方砖型,再经特定温湿度环境培养糖化菌(如霉菌、酵母菌)制成的酒母。其制作过程需控制温度(约60℃)、时间(30-35天)及水分(13%以下),最终形成具有糖化能力的曲块。
麦曲的历史可追溯至古代,《左传·宣公十二年》已有“麦麴”相关记载,唐代白居易的诗文中也提到其酿酒用途。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生产工艺或现代应用案例,可参考权威酿酒文献或行业报告。
《麦曲》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田地里的麦子。麦子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可以用来制作面食,如面条和面饼。
《麦曲》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麦”和“曲”,其中,“麦”是指麦子,也是“谷”字的异体,“曲”表示田地或地块。
根据笔画顺序来看,整个词的笔画数为12画。其中,“麦”字由4画组成,而“曲”字则由8画组成。
《麦曲》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普遍,是古代汉字的衍生之一。它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每个字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共同组成了一个更加具体的概念。
在繁体字中,词语《麦曲》的写法是「麥曲」。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词语《麦曲》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根据不同的时代和流派,笔画的顺序和字形的细节可能会有所变化。然而,总体来说,古代的书法流派都会尊重基本的字形结构,保持字体的完整性。
1. 田地里的麦曲应该大丰收。
2. 他种了很多麦曲,为农民们带来了丰富的粮食。
3. 我喜欢在阳光下欣赏麦曲的金黄色。
与词语《麦曲》相关的其他词语有: 1. 麦子:指麦谷的种子。 2. 曲地:指用于种植庄稼的田地。 3. 田地:指用于农业种植的一片土地。
近义词: 1. 麦田:指种植麦子的田地,与麦曲的意思相近。 2. 麦谷:指麦子所种植的地方,也可以指麦子本身。 反义词: 1. 草地:指长满草的土地,与麦曲所指的田地不同。 2. 禾田:指种植禾谷作物的田地,与麦曲所指的田地也有所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