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饕餮的意思、饕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饕餮的解释

(1) [a mythical ferocious animal]∶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

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吕氏春秋·先识》

(2) [voracious eater;glutton;gourmand]∶贪吃者或性情贪婪的人

详细解释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 周 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穀,彊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六:“ 绍圣 初,先人官 长安府 ,於西城 汉高祖 庙前卖汤饼民家,得一白玉奩,高尺餘,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 三代 宝器。”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魏书·桓玄传》:“取妾之僭,殆同六体,乃使尚书僕射为媒人,长史为迎客,嬖媵饕餮,贺同长秋。” 清 唐孙华 《发粟行》:“竟使官糈飫饕餮,詔书挂壁徒空文。”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故令贪夫盈於朝列,饕餮贡於大庭。”

(3).特指贪食者。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

(4).比喻贪婪;贪残。《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居上无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姦欺之罪。” 艾青 《芦笛·马骞》诗:“它的饕餮的鲸吞,能使东方的丰饶的土地,遭难得比经了蝗虫的打击和旱灾还要广大,深邃而不可救援!”

(5).贪婪地吞食。 唐 杜甫 《麂》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终不然闯席的任情饕餮,先来客反忍空枵。”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6).相传为 尧 舜 时的四凶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 、 穷奇 、 檮杌 、 饕餮 ,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 尧 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 舜 ,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吕氏春秋·恃君》:“ 鴈门 之北, 鹰隼 、 所鷙 、 须窥 之国, 饕餮 、 穷奇 之地。”参见“ 四凶 ”。

(7).复姓。 南朝 梁世祖 赐 武陵王 纪 姓 饕餮氏 。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饕餮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字源与基本释义

据《说文解字》记载:“饕,贪也;餮,贪也。”二字均含“贪食”之义。

《汉语大词典》 综合其本义为:

  1. 贪食:指极度贪吃或暴饮暴食的行为。
  2. 贪婪:引申为对财物、权力等的强烈贪欲。
  3. 神话形象:特指古代传说中的凶兽,以贪食著称。

二、文化符号与历史渊源

饕餮作为中国青铜器时代的经典纹饰(常见于商周礼器),象征神秘威仪与震慑力。

《吕氏春秋·先识》 描述其“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印证了其凶兽形象与“贪噬”特性。这一形象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器物装饰,成为权力与宗教仪式的符号。

三、现代语义的延伸

现代汉语中,“饕餮”除保留“贪食”本义(如“饕餮盛宴”)外,亦用于批判人性贪婪(如“饕餮之徒”)。在文学创作中,常以“饕餮”隐喻欲望的失控,如钱钟书在《围城》中以“知识的饕餮”讽刺浮夸学风。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第12卷,第1108页。
  2.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卷十下。
  3. 《吕氏春秋·先识览》(中华书局,2012年校注本)。
  4. 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章。

网络扩展解释

饕餮(tāo tiè)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秘生物,其含义和象征意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贪食与贪婪
    饕餮最初指代极度贪吃或欲望无度的形象,常用来形容人不知满足的贪婪行为。现代汉语中,“饕”也被引申为“会吃”,如“饕民”指代美食爱好者。

  2. 凶兽象征
    在神话中,饕餮是四大凶兽之一,象征暴虐与贪残,常被用于警示世人克制欲望。


二、神话起源与形象

  1. 文献记载
    最早见于《山海经》,描述其“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吕氏春秋》提到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有首无身”。

  2. 身份演变
    饕餮原为缙云氏之子,后被归为“四凶”之一(与浑敦、穷奇、檮杌并列),成为邪恶的化身。


三、文化符号与应用

  1. 青铜器纹饰
    商周时期,饕餮纹广泛用于鼎、彝等礼器,既体现威严,也暗含对贪婪的警示。

  2. 现代引申义

    • 负面意义:比喻挥霍、暴食(如七宗罪中的“暴食”)。
    • 中性/正面意义:衍生出“饕餮盛宴”等词,形容丰盛的宴席或文化盛会。

四、读音与近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青铜器纹饰或神话体系,可参考《山海经》《左传》等文献,或查阅网页中的扩展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摆摊子办事员剥啄本则彼此彼此别自踣踬彩牋捶骨沥髓端冕返耕反青钩止挂漏邯郸曲寒条黑气红蕉虹吸幻异祸辟缣练搅搅燋然集滞旷亮窥窥灵悟龙章凤彩路岐人闾师緑衣郎盲人扪烛慢吞吞名阀悯急母性木秀于林拗体女使旁穿旁施軿辂平原君铺床繦緥亲长青玉竿权珰任重三脊茅三刻上德不德筒箭文园无可争辩乌娘陷本先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