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床的意思、马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床的解释

防止马受湿气侵袭的木垫。《庄子·马蹄》“编之以皁栈” 唐 成玄英 疏:“栈,编木为椗,安马脚下,以去其湿,所谓马牀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床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名词,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1. 拴马用的木架

    该义项出自古代汉语用法,指固定在庭院或驿站中用于拴系马匹的木质器具。《汉语大词典》(第二版)记载:“马床,拴马之具,形如木架,可固定马匹便于装卸鞍具。”此类设施常见于古代驿站、客栈及大户人家,兼具实用性与安全性,例如《水浒传》第五回中提到的“将马拴在马床上”。

  2. 方言中代指矮榻或长凳

    在江淮官话、吴语等方言区,“马床”可指代一种低矮的坐卧用具。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记录,江苏南通地区将“马床”描述为“宽而长的木制矮榻,夏季纳凉时使用”。这一用法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地域性演变,例如民谣中“竹席铺马床,蒲扇摇夏夜”即反映了其民俗文化内涵。

两种含义均体现了汉语词汇在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中的丰富性,需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马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内容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马床”指一种防止马匹受湿气侵袭的木垫,通常由木板编成,放置在马脚下以隔绝地面潮湿。

2.来源与历史背景

3.用途与功能

主要用于古代马匹饲养中:

4.其他说法

个别词典(如)提到“马床”可比喻“人休息的地方”,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现代引申义,需谨慎使用。

提示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应用,可参考《庄子》原文及唐代注释(来源:、2、5、7)。

别人正在浏览...

安饶案杀白玉蟾八斤半豹皮囊裨衣佛泥不甘称説猝暴倒橐地主制经济洞精扶夹贵降合奏黄白物黄眉欢闻歌怙宠蕙帐胡马火栰坚果角束解连环借箸代筹激凌凌井椁禁止令行灸晒聚砂蜡书了察连台本戏奁匣寮舍路出嘴边炉台慕望拿大顶内务部毗邪趋参塙覈屈桥韶气神民市场调节十二客说鼓书迢断同量媮居柁师违序綫溜禊祠胁敛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