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说鼓书的意思、说鼓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说鼓书的解释

曲艺的一种。说大鼓书。《老残游记》第二回:“你们此地説鼓书是什么顽意儿?何以惊动这们许多的人?” 瞿秋白 《文艺杂著·荒漠里》:“说鼓书,唱滩簧,廉价的旧小说,冒牌的新小说--他们的思想虽旧,他们的话却是 中国 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说鼓书是中国传统曲艺形式之一,以说唱结合、辅以鼓板伴奏为特色,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其核心特征是通过口语化叙述故事,同时以鼓点控制节奏、烘托氛围,兼具文学性与音乐性。以下从定义、表演形式及文化价值三方面解析:


一、术语定义与艺术特征

根据《中国曲艺志》界定,说鼓书属“鼓曲类”曲种,表演者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以散韵结合的文体说唱故事,内容涵盖历史演义、公案传奇、民间生活等。其语言通俗生动,注重“说中有唱、唱中带说”的叙事技巧,通过鼓点强弱变化表现情节冲突与人物情绪 。


二、表演形式与核心元素

  1. 乐器配置

    表演者左手执檀板(或简板),右手持鼓楗敲击书鼓(扁圆形小鼓),形成“单人说唱、自奏自演”的独特形式。鼓点技法包括“滚鼓”“闷鼓”“单点”等,对应不同叙事场景 。

  2. 文本结构

    采用“散白—韵文—散白”的循环结构。散白推进情节,韵文(七言或十言句式)抒情或总结,尾字押韵需符合“十三辙”规范,如《岳飞传》中“英雄泪洒黄龙府,壮志未酬恨不休”的悲怆收束 。


三、文化价值与传承现状

说鼓书作为口头文学载体,承载着地方民俗与伦理观念。如《杨家将》宣扬忠勇,《包公案》传递正义观,具有社会教化功能。2008年,“北京鼓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北京曲艺团等机构通过“曲艺进校园”活动推动活态传承 。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说鼓书”是一种中国传统曲艺形式,其核心特征为说唱结合,通常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者通过口头叙述和节奏性击鼓来演绎故事或历史典故。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说鼓书”属于曲艺类别,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及部分南方地区,表演时艺人一边敲击鼓(如单面鼓或梨花鼓),一边说唱故事。例如,山东的“梨花大鼓”便是典型代表,表演者使用鼓和两片梨花简(金属片)伴奏,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或民间故事。


二、表演形式与特点

  1. 乐器与道具:以鼓为核心,搭配简板、醒木等辅助工具。例如《老残游记》中提到的“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即为此类配置。
  2. 说唱结合:表演者交替使用说白和唱腔,通过节奏变化和声调抑扬增强叙事感染力。
  3. 内容题材:多演绎经典故事、英雄传奇或社会时事,语言通俗易懂,贴近民间生活。

三、地域流派


四、历史与文化意义

“说鼓书”不仅是娱乐形式,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通过口头文学保存了民间智慧与历史记忆,在近代社会变迁中逐渐与其他曲艺形式融合,成为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流派或经典曲目,可参考《老残游记》中的描述或地方曲艺志。

别人正在浏览...

邦桀兵死比拟伯夷察纳长袖传爵袭紫楚茅楚腰大兵团倒晕钓国东隅风船風幔纷披冈岑稾人广广挂瓦豁然大悟护士呼吸之间徼乱截道经纬度金栅鹫殿宽粹困寠老调莅丧龙门造像虏父冒綳谬认密心南野被甲执兵辟居诠释人缘热源弱岁畬族饰治十洲三岛顺理成章属书谈次桃花洞田界橦棚抟炉突地望舒威摄瞎搞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