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尔代夫的意思、马尔代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尔代夫的解释

南亚群岛国家。在印度洋上,跨赤道南北。由珊瑚礁组成。面积298平方千米。人口21万多(1990年),首都马累。渔业为重要经济部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尔代夫(汉语拼音:Mǎ'ěrdàif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名称,汉语词典释义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基本释义

马尔代夫是南亚印度洋上的群岛共和国,全称“马尔代夫共和国”(Republic of Maldives)。其名称源于梵语“Malodheep”(意为“花环岛屿”),因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链状分布,形似散落的花环而得名。汉语译名属音译,沿用国际通用称谓「Maldives」的发音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二、地理特征

  1. 地理位置

    位于印度洋赤道附近,北邻印度,南接查戈斯群岛,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含海域),陆地面积仅298平方公里,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国家 (来源:中国外交部官网)。

  2. 地形构成

    全国由珊瑚礁构成,平均海拔1.5米,80%国土海拔不足1米,是全球海拔最低的国家之一 (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


三、文化与政治


四、社会与经济


五、汉语使用规范

根据《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马尔代夫"为标准译名,简称"马代"。例:"马尔代夫总统访华"(《人民日报》2023年1月12日)。


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中国外交部官网:马尔代夫国家概况
  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评估
  4. 《世界语言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
  5. 世界银行数据库:马尔代夫经济指标

网络扩展解释

马尔代夫(Maldives)的详细解释可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1. 词源与含义
该名称源自古代印度梵语“MALODHEEP”,意为“以岛屿缀成的花环”,形象描绘了由26组环状珊瑚礁构成的群岛特征。其迪维希语官方全称为“ދިވެހިރާއްޖޭގެޖުމްހޫރިއްޔާ”(The Republic of Maldives)。

2. 地理特征
位于印度洋南亚海域,横跨赤道南北,由约1,200个珊瑚岛组成(仅200余岛有人居住)。陆地面积298平方公里,若包含领海则总面积达11.53万平方公里。群岛南北延伸820公里,邻近印度与斯里兰卡。

3. 国家概况
截至1990年人口约21万,首都马累。经济以渔业和旅游业为主,被誉为“印度洋的珍珠”。官方语言为迪维希语,通用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

4. 旅游特色
以“一岛一酒店”闻名,酒店与海景深度融合,拥有世界级蓝天、白沙滩和珊瑚礁景观,是蜜月及度假胜地。代表性景点如哈尼法如湾的蝠鲼群捕食场景被广泛记载。

注:部分数据如人口可能随年代更新,建议通过政府官网获取最新统计。

别人正在浏览...

包乘制拔授被害不事边幅谗逐蹙损淡句担雪塞井东园匠讹佚風話粉巾抚琴浮子秆子工农速成中学害义行伍出身鸿都客闳儒厚秩黄鹄歌黄雀报检阅脚丫嘉娱霁峯唧哩咕噜径寸珠吉人救溺恳央揽撮绿林豪士蛮毡渼陂明范莫大平原督邮清愁邱垤七献驱辞热厥荣陨儒服扫括僧宝善败升斗神门沈犀丝笼贪悭提制同心戮力透顶抟翼五大洲下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