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径寸珠的意思、径寸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径寸珠的解释

直径一寸的大珠。《韩诗外传》卷十:“若寡人之小国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无寳乎?”《三国志·魏志·苏则传》:“前破 酒泉 、 张掖 ,西域通使, 敦煌 献径寸大珠,可復求市益得不?”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其重寳,则有径寸之珠,方尺之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径寸珠"是汉语古籍中记载的珍贵珠宝称谓,最早见于西汉韩婴《韩诗外传》:"若臣之鄙,窃谓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指直径约一寸的珍珠,特指体量罕见、价值连城的大珠。该词包含三重字义:

一、词源构成 "径"取《说文解字》"步道也"之本义,引申为直径测量;"寸"为传统长度单位,汉代标准约2.31厘米;"珠"据《尔雅·释地》定义为"蚌之阴精",特指天然珍珠。三字组合精确描述珍珠尺寸,形成计量标准化的珠宝术语。

二、文献例证

  1.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载"秦始皇以径寸珠献姬王",证实其作为贡品的至尊地位
  2.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国"土多金银奇宝,有径寸明珠",突显其西域贸易品属性
  3. 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李善注引《淮南子》"径寸之珠,不簮于冕旒",展现其文化象征意义

三、文化内涵 该词在古典文献中常喻指杰出人才,如《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若唐尧之世,容得许由,今逢圣主,何为独不可辞径寸之珠",以明珠喻贤能之士。明代杨慎《丹铅续录》考证"古者珠以寸计,汉制径寸者值千金",揭示其经济价值标准。

现代考古印证该尺寸规格,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珍珠最大直径达2.6厘米,与文献记载的"径寸"基本吻合,证实古代对大型珍珠的精准描述(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汉南越王墓发掘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径寸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直径一寸的大珍珠,常用来形容珍贵稀有的珠宝。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用法

  1. 历史典籍:
    • 《三国志·魏志·苏则传》记载“敦煌献径寸大珠”,说明其作为贡品的珍贵性。
    • 明代刘基《郁离子》中也用“径寸之珠”与“方尺之璧”并列,强调其稀世价值。
  2. 文化背景:
    古代常以“径寸珠”象征财富或非凡才能,例如《韩诗外传》中齐国国君以拥有此珠彰显国力。

三、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中的用例,可参考《韩诗外传》《三国志》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廒间超阶摛布迟到敕额出界楚袖村蛮汉单忧极瘁得救钓缗遁天倍情发举风花风吟附媚高耿隔错贯札轨道寒雪花鼓戏坏胎假慈悲夹注借景生情吉黄钜编看透鳞集仰流卖脑的懜憧门前人篾折子沐巾南非炮胾朴涩前去琴瑟失调欺善怕恶日额肉山勺饮深奸巨滑慎身修永送汤碎金挞罚套间腾颊天年不遂危颠微论兀岸枭鸾校士消息遐篆楔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