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虑囚的意思、虑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虑囚的解释

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虑,通“ 録 ”。《汉书·隽不疑传》“每行县録囚徒还” 唐 颜师古 注:“省録之,知其情状有寃滞与不也。今云‘虑囚’,本録声之去者耳。”《旧唐书·德宗纪下》:“庚午,命有司虑囚,旱故也。” 宋 王观国 《学林·虑囚》:“ 前汉 、 后汉 皆称録囚,《唐史》《五代史》皆称虑囚,二字皆是也。” 明 归有光 《怀庆府推官刘君墓表》:“君尝虑囚,一女子呼寃,君察其诬,繫狱已二十年,遂出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令方虑囚,忽一人直上公堂,怒目视令而大駡曰:‘如此憒憒,何足临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虑囚,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古代司法制度中的复审囚犯罪状以核实量刑的行为,亦作“録囚”。该词由“虑”(审察)与“囚”(囚犯)组合而成,读作lǜ qiú。

核心含义与历史背景

  1. 制度性质:虑囚是汉代至唐代的司法复核程序,由皇帝或官员定期巡查监狱,审阅案卷以平反冤狱、纠正量刑偏差。唐代《唐六典》载:“凡禁囚,五日一虑。”
  2. 执行方式:包括重审口供、核查证据、调整刑罚等。《汉书·隽不疑传》提及“每行县録囚徒还”,表明地方官员需定期执行此职。
  3. 演变与关联:宋代后渐称“录囚”,明清时期融入秋审、朝审等会审制度。该制度体现了“慎刑”思想,与“乞鞫”(上诉)共同构成古代冤案救济机制。

权威文献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虑囚”是古代司法术语,具体含义及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2.历史渊源

3.与现代解释的差异

4.相关概念

“虑囚”是古代司法审查制度中的专业术语,强调对囚犯案件的复核与记录,而非现代汉语中“忧虑”的引申义。需注意结合历史语境理解,避免望文生义。

别人正在浏览...

哀咽案理黯湛爆破手誖乖钵授钵昙摩罗伽大宝刬除禅世雕龙蝉蜕龙变池田传貂春麦担幢迭噷妒疾扼腕法自君出坟井伏骥桂花饼归授果汁后起活水家范鉴世韭菁苛责狂憃裈袴来煞栗凿龙攀凤附龙蛰马牛风满清梅兰芳靡遑年祀鸟喙弄怂盘固配侑仆遫前星清凉山清妥容系辱贱三倒班三星时意束高阁宿达天壤悬隔痛疾抟廉诬讼鸮心鸝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