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末供的意思、末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末供的解释

佛教语。谓最后的供奉。 隋炀帝 《天台设斋愿文》:“敬设蔬饭,虽调八水,多惭百味。庶同 纯陀 之末供,有如 净名 之遥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末供”是一个佛教术语,指在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中进行的最后一次供奉,强调仪式结束前的最终敬献环节。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该词由“末”(最后)和“供”(供奉)组成,字面意为“最后的供奉”。在佛教语境中,它特指法会、斋戒等仪式接近尾声时对佛、菩萨或祖先的最终献礼,象征虔诚的完结与圆满。

  2. 出处与例证
    最早见于隋炀帝《天台设斋愿文》:“庶同纯陀之末供,有如净名之遥请。”此句通过“末供”表达对佛法的终极敬意,并引用佛教典故强化仪式意义。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宗教仪式、祭祀活动的描述,例如法会最后一天的献供,或传统节日祭祀祖先的终章环节。现代语境中也可引申为某项重要事务完成前的最终付出。

  4. 延伸含义
    部分文献(如、4)提到“末”的其他释义(如“尽头”“非根本”),但结合佛教背景,“末供”更强调时间顺序上的“最终”,而非次要含义。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仪式形式或历史演变,可查阅《天台设斋愿文》原文或佛教仪轨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末供

末供,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古代文献中,具有多重含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末供是由「木」字的两横和一个「共」字组成。它的首部是木,拆分后有4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末供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是一个古代汉字。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末貢」。

古代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末供的写法有所变化。其中一种古代写法是「黑(墨)」加上「共(共享)」字形,表示形容黑墨共享,指流传广泛。另一种古代写法是「十(表示十个)」加上「喜(公牛,古代祭祀供品之一)」字形,表示供奉十个牛,也指供奉丰盛。

例句

1. 《左传·成公二年》:“朞年未尝敢有请于小时曰‘我将末供于先子’。”

2. 《史记·舜本纪》:“舜末供于天。”

组词

末供在词语中的应用并不常见,因此没有太多的相关组词。

近义词和反义词

由于末供在现代汉语中用法较少,因此也没有明确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白卫边市常驻剗塞持呪重霄闯见床锐床帷春风夏雨出滞淹登敍颠僵凋亡風波风衍粉闱幅陨革奸铲暴更嫁豪崄和硕滉滉艰苦朴素贱累践躏缣缃惊悮景象金虎符禁居堪士闚谏老公犁锄零珠碎玉琳篆美人迟暮秘固南皮旁其朋燕皤罂倾酤趋事三途山弄识变从宜世纷十七帖识想十字顺口开河疏虞四絶天开头行人土域温颜鮝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