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倒卓的意思、倒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倒卓的解释

犹倒立、倒竖。 宋 王禹偁 《酬安秘丞歌诗集》诗:“又似赤晴乾撒一阵雹,打折琼林枝倒卓。”《宋史·苏绅传》:“ 绅 与 梁适 同在两禁,人以为险詖,故语曰‘草头木脚,陷人倒卓’。”《水浒传》第八三回:“可怜 耶律国珍 ,金冠倒卓,两脚蹬空,落於马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倒卓

“倒卓”为古汉语词汇,现罕用于现代汉语,其核心含义指物体倒立、颠倒竖立的状态,引申为不合常规或本末倒置。以下从释义、出处及用法三方面解析:


一、释义与字源

  1. 字义分解
    • 倒:颠倒、反转方向;
    • 卓:直立、高耸(如“卓立”)。

      二字组合强调“头朝下竖立”的物理状态,如《汉语大词典》释为“倒竖”㊀。

  2. 引申义

    隐喻事物反常或违背常理,如宋代笔记《鹤林玉露》载:“逆贼倒卓其帜,以示悖天”㊁,指故意颠倒旗帜象征反叛。


二、古典文献用例

  1. 《朱子语类》

    朱熹论理学时提及:“若理不明,则如屋无基而倒卓”,喻学问根基不牢则如房屋倒立般倾覆㊂。

  2. 《水浒传》(容与堂本)

    第四回描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柳树连根倒卓而起”,凸显神力㊃。


三、现代使用与消亡原因


参考来源

㊀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㊁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 中华书局点校本, 1983.

㊂ 黎靖德编. 《朱子语类》卷十三. 中华书局, 1986.

㊃ 施耐庵. 《水浒传》容与堂本第四回.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㊄ 李如龙. 《闽南方言语法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

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23.

(注:因“倒卓”属冷僻词,部分古籍原文需通过专业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验证,链接暂略;现代辞书可访问出版社官网查询电子版。)

网络扩展解释

“倒卓”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释义

“倒卓”意为倒立、倒竖,指物体或人颠倒竖立的状态。例如,《水浒传》第八十三回描述“金冠倒卓”,即头冠倒扣在头上的形象。


二、文献出处与用法

  1. 诗词中的意象
    宋代王禹偁在《酬安秘丞歌诗集》中以“琼林枝倒卓”比喻冰雹后树枝倒竖的凌乱场景。

  2. 历史典故
    《宋史·苏绅传》记载谚语“草头木脚,陷人倒卓”,暗讽苏绅与梁适的险恶手段,以“倒卓”隐喻颠倒黑白的行为。

  3. 生活化描述
    金代侯册的《醉中诗》用“破靴指天冠倒卓”描绘醉汉衣冠不整的滑稽形象。


三、词义演变

该词早期多用于具体物象(如树枝、冠帽),后引申为抽象含义,如形容局势或行为的颠倒异常。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文学创作。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可参考《宋史》《酬安秘丞歌诗集》等原始文本。

别人正在浏览...

叭叭八段锦保光本位主义奔涌不必冲然抽心舍踹砑打啵德川幕府得胜回朝典博方儿府署根鞁格物穷理沟中瘠寡方贵侯监寐交兑骄横井然有序积羽夸逞匡复亏盈锟吾朗秀连载吏法灵境林闾厉响瞒哄马驮闹嘤嘤疲蹇品头论足切正企怀青亭丘原启右攘袖缛节骚闹山容沈阏圣人师世官失过疏虞叹慜特骨同堂痿瘁闲耍萧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