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罔的意思、岁罔的详细解释
岁罔的解释
岁凶;灾年。《管子·轻重乙》:“ 崇弟 、 蒋弟丁 、 惠 之功世,吾岁罔,寡人不得籍斗升焉。” 俞樾 曰:“‘吾岁罔’者,即吾岁无也……岁无即岁凶。”见《诸子平议·管子六》。
词语分解
- 岁的解释 岁 (歲) ì 年:岁首。岁暮。岁夕(即“除夕”)。岁除(年终)。岁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一年的收成,年景:岁凶(年成歉收)。歉岁(收成不好的年份)。 年龄:年岁。周岁。 星名:岁星(即“木星”。)
- 罔的解释 罔 ǎ 蒙蔽,诬:罔民(陷害人民)。罔己(受人诳骗)。欺罔。 无,没有:罔极(.没有定准,变化无常;.无穷,久远)。置若罔闻。 古同“惘”,失意。 古同“网”,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器具。 笔画数:
专业解析
"岁罔"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其核心含义及解析如下:
一、核心词义解析
- 本义:时光虚度,年岁荒废
- "岁"指时间、年岁(《说文解字》:岁,木星也。越歴二十八宿,宣徧阴阳,十二月一次。引申为年岁之称)。
- "罔"通"惘",意为迷惑、失意,或引申为"无"、"没有"(《说文解字》:罔,网也。段玉裁注:引申为'无'或'迷惑'义)。
- 二字结合,"岁罔"形象地表达了在迷茫、无所事事中让时光白白流逝的状态,强调对光阴的虚掷和浪费,带有惋惜或自责的情感色彩。其核心意思是虚度光阴、岁月蹉跎。
二、古籍例证与引申
- 古书用例: 该词可见于部分古代诗文或笔记,常用来表达文人仕途不顺、抱负未展时的感慨,或对他人无所作为的叹息。例如,在描述某人长期不得志、无所建树时,可能会用"岁罔"来形容其状态。
- 引申义: 在特定语境下,"岁罔"也可引申指境况不佳、年景荒歉("罔"取"无"义,指收成不好),但此用法相对少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三、现代理解与使用
现代汉语中,"岁罔"已非常用词汇。理解它时,应着重把握其"虚度年华、岁月空过"的核心含义。其古雅色彩使其更可能出现在文学创作、历史研究或对古典文献的解读中。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作为最权威的大型汉语语文辞典之一,《汉语大词典》对"岁"、"罔"及类似古语词有详尽收录和释义,是理解"岁罔"词义结构的基础依据。
- 《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商务印书馆): 该词典侧重解释古代文献中的常用词和疑难词义,对理解"罔"字的古义(如迷惑、无)及其在复合词中的用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王力先生主编的这部字典以释义精准、例证丰富著称,是研读古籍、理解古词(包括"岁"、"罔")的权威工具书之一。
"岁罔"意指虚度光阴、蹉跎岁月,蕴含着对时间流逝却无所成就的怅惘之情,是一个带有古典文学色彩的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岁罔”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灾年或岁凶,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词义:指农业收成极差的荒年或灾害频发的年份。
- 出处:最早见于《管子·轻重乙》,原文为“吾岁罔,寡人不得籍斗升焉”。清代学者俞樾在《诸子平议》中注解:“岁无即岁凶”,进一步确认其含义为灾年。
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现代解读(如、4)将“岁罔”拆解为“岁”(年岁)与“罔”(虚无),引申为“时间流逝、岁月虚度”,但这类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撑,可能是基于字面的衍生理解。
使用场景
- 古籍引用:多用于描述古代经济政策或灾荒治理,如《管子》中讨论赋税与灾年的关联。
- 学术讨论:常见于训诂学或先秦文献研究,需结合上下文分析具体语境。
权威释义以“灾年”为主,其他解释需谨慎对待。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管子》及俞樾的注释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边廷兵役痹医不趋不贤都头材童妙妓朝乌传国纯庬澹沱盗国瓞绵笛工芳苓反水发旺風幌革黜歌楼狗偷海岳寒泓旱象荷塘谫愚积仓解甲姬人计赚絶仁弃义俊敏漻泬劣马澧澧柳思眉头一纵,计上心来摩尼偏帅彯撇启程轻兵起屋气应躯骨杉锦石壑施授事条顺筊顺门说话答礼儿贪位慕禄天庭同贺吐绚歪货晩寒万户千门为复笑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