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裙子与短袄。《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口中有珠。”《陈书·孝行传·殷不害》:“ 简文 又以 不害 善事亲,赐其母 蔡氏 锦裙襦、毡席、被褥,单复毕备。”
(2).借指妇女。 宋 陶穀 《清异录·黑心符》:“守一州则夫人并坐,论道经邦;奋庸熙载则于飞对内殿,连理入都堂,粉黛判赏罚,裙襦执生杀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妮子着力不徤,纵此三寇要是裙襦伎俩耳。”
“裙襦”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字面指代衣物
指“裙子与短袄”,属于古代女性的日常服饰。例如:
借代引申含义
因古代女性常穿裙襦,该词逐渐成为“妇女”的代称。如宋代陶穀在《清异录》中讽刺女性干政时,用“裙襦执生杀”比喻妇女掌握权力。
其他补充
该词在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中,例如描述古代生活场景时,会以“裙襦”增强时代感。
裙襦(qún rú)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衣和襾,总计7笔。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字形在甲骨文中写作「裠襦」。
在繁体字中,「裙襦」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裙襦」。
在古时候,「裙襦」这个词的写法略有不同,可以写作「裠襦」,意思和用法与现代的「裙襦」相同。
以下是一些关于「裙襦」的例句:
1. 她身着一件精美的花边裙襦,充满了女性的优雅和娴静。
2. 这款裙襦的设计非常别致,吸引了许多时尚爱好者的关注。
「裙襦」的组词可以有:
1. 襦裙(rú qún):指一种汉族传统服饰,包括上衣襦和下摆裙。
2. 裙子(qún zi):指女性穿戴在腰部以下的衣物。
「裙襦」的近义词可以有:
1. 襦裙(rú qún)
2. 衣裙(yī qún)
「裙襦」的反义词没有固定的词汇对立,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
百年好事避羞不分打赤膊怠遑刀札雕喙调烹匪啻丰镐凤凰阁光头三冠名权画荻丸熊怀娠浆糗健旺挤对届期晋帖聚窟州壼政烂熳蓝莹莹揽诸梨园行龙汉露奏抹脸门楹冥赜弭首内色欧虞鹏抟鹢退贫危抢夺愆时怯壳儿妻公启乞缺丧少甚么设熬牲歃神号宿昔交宿站颓龄晚半天儿玩艺儿伪善五短身材下藩象徵主义县团级闲奏笑具小升笑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