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黄河 下游以新石器时代 山东 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 山东省 章丘县 龙山镇 以东 城子崖 的台地上。1928年发现,1930——1931年两次进行发掘,编有考古报告集《城子崖》。遗址上层为 东周 时代遗存,下层是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该遗址对认识和研究 中国 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子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考古遗址,具有以下核心内涵:
城子崖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含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周代城址的“三城叠压”结构。其名称源于当地形似城池的台地地貌。
中国考古学里程碑
作为首个由中国学者独立发现、发掘的史前遗址(1928年吴金鼎发现,1930-1931年正式发掘),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首次运用地层学原理绘制考古地层图,奠定了中国田野考古技术基础。
文化起源的实证
出土的黑陶器(如蛋壳黑陶杯)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与仰韶彩陶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反驳了中华文明“西来说”,证明本土文化起源。
文明多元性的支撑
遗址展现了距今4600-4000年的城市雏形,包括城垣、城门、城壕等遗迹,为研究早期城市文明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理论提供关键证据。
部分资料(如)误将遗址位置标注为山西忻州,实为山东章丘,系信息错误。
《城子崖遗址》是指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西南城子崖村的一处考古遗址。该遗址拆分为“城”、“子”、“崖”三个部首,其中“城”部表示与城市相关,而“子”部表示子孙、后代,"崖"部则表示山崖。根据笔画计数,该词共有12个笔画。
《城子崖遗址》一词源自中文汉字。在繁体字中,该词仍然保持着相同的写法。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主要区别在于一些笔画的连接方式和形状。然而,都能准确表达出“城子崖遗址”的意思。
下面为例句:“济宁曲阜市城子崖遗址是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展示了古代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历史。”
组词:城市、崖壁、崖谷、遗迹、考古、史前、建设等。
近义词:古城遗址、史迹、文化遗迹
反义词:现代城市、现代遗址、新建筑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