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炉瓶三事的意思、炉瓶三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炉瓶三事的解释

焚香用具:一个香炉,一个香盒,一个小瓶。瓶中插香箸、香铲。《红楼梦》第五三回:“这里 贾母 花厅上摆了十来席酒,每席傍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炉瓶三事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传统器具组合称谓,特指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用于焚香、陈设的一套完整器具,常见于明清时期文房清供或厅堂案头。其核心构成与含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炉瓶三事”指焚香活动中必备的三件器物:

  1. 香炉:焚香的主体容器,用于盛放香灰、插置线香或焚烧香饼/香丸。材质多为铜、瓷、玉,造型典雅。
  2. 香盒:贮存香粉或香饼的容器,常与香炉配套,盖身严密以防香气散逸。
  3. 香瓶(或称“箸瓶”):插放香匙、香箸(香铲、香夹)的器具,便于取香、理灰。

此三件器物需风格统一、材质协调,体现古代生活美学中对器物组合的考究(来源:《长物志》卷七“器具”)。


二、文化内涵与功能

  1. 礼仪与雅趣

    作为文人“四般闲事”(焚香、品茗、挂画、插花)之首的必备工具,“炉瓶三事”不仅是实用器,更是身份与修养的象征。其陈设体现“器以载道”的哲学,常见于书斋、禅室(来源:《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

  2. 设计规范

    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强调三器需“制极精巧,式极高古”,尺寸比例须协调。例如香瓶高度应与香炉匹配,香盒直径不宜超过炉身(来源:《长物志校注》)。

  3. 宗教与民俗应用

    在佛堂祭祀中,“炉瓶三事”演变为“五供”(香炉、烛台、花觚)的简化形式,清代宫廷档案中常见其作为礼佛标配的记录(来源:《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


三、文献考据


四、现代诠释

今日“炉瓶三事”已成为传统香道文化的符号,代表古人追求“器用与心性合一”的生活艺术。博物馆常以此类器物展现古代工艺与审美,如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铜胎画珐琅炉瓶三事”(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藏品数据库)。

结语

“炉瓶三事”不仅是功能器具的组合,更是中国香文化的精神载体,其形制规范与文化意涵,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工艺美学与哲学思想。

网络扩展解释

“炉瓶三事”是古代焚香时使用的一套香具组合,主要包含以下三件器物:

一、基本定义与组成

二、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三、文学记载与实例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贾府宴席“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印证了其在贵族生活中的地位。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形制或不同朝代演变,可参考《玩古图》等古画中的描绘(来源、7)。

别人正在浏览...

并夹不熟谄意承福仇矛啜喇倒持泰阿悼栗道宪雕除独脚腿乏角儿凡士拊股俘纍浮蚁概准干化宫妆构结挂练规固红莲黄鞓滹沱简勘奸汙斠然一概捷疾纪纲积高跻厉阔诞犁涂镂身禄里路寝逆竖屏拥曝书见竹乞胡青苔篇曲迳稍饩生憎示范时评使气石投大海识文谈字霜村宋杜太乐圩子香岛香炉角献供鲜英谐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