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焚香用具:一個香爐,一個香盒,一個小瓶。瓶中插香箸、香鏟。《紅樓夢》第五三回:“這裡 賈母 花廳上擺了十來席酒,每席傍邊設一幾,幾上設爐瓶三事,焚着禦賜百合宮香。”
“爐瓶三事”是古代焚香時使用的一套香具組合,主要包含以下三件器物: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提到賈府宴席“幾上設爐瓶三事,焚着禦賜百合宮香”,印證了其在貴族生活中的地位。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形制或不同朝代演變,可參考《玩古圖》等古畫中的描繪(來源、7)。
爐瓶三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發生的事情或事件以及與之相關的三個要素。它由“爐”、“瓶”和“三事”三個部分組成,具有一定的曆史和文化背景。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爐、瓶和三事這三個部分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其中,“爐”字的拆分部首是火字旁,它的筆畫數為8;“瓶”字的拆分部首是瓦字旁,它的筆畫數為9;而“三事”中的“三”字的拆分部首是一字旁,它的筆畫數為3。
其次,爐瓶三事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與煉丹和道教有關。在古代,爐和瓶分别是煉丹所用的爐具和瓶甕,而三事指的是道教煉丹所謂的“三變”、“三煉”和“三 注”。這些活動包括改變原有物質的性質、經過多次煉制和注入不同的藥材等。
此外,還有一種與爐瓶三事相關的字形,即繁體。在繁體字中,“爐”字的上半部分增加了一個火字旁,“瓶”字則在右側的瓦字旁增加了一個火字旁。這樣一來,字形看起來更加複雜,但仍然保持了原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以“爐”為例,原先的寫法是“爐”,而現在的寫法則簡化成了“爐”。這種變化是漢字演變的結果,經過曆史的沉澱和規範化,字形逐漸簡化,并且保留了字義。而“瓶”字的寫法則一直保持不變。
最後,我們來看一些關于爐瓶三事的例句。例如:“這個爐瓶三事,是這個故事的核心。”這個例句中,爐瓶三事作為一個成語,用來表示故事的主要要素或關鍵事件。
在組詞方面,爐瓶三事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例如爐火純青、瓶頸、三思而後行等。這些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都有不同的意義,但都與爐瓶三事有着一定的聯繫。
在近義詞方面,爐瓶三事的意義與成事、來龍去脈等詞語較為相似,都指事件發生的經過和原因。反義詞則可以是斷事、無事等,指完全沒有事件發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