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纍的意思、俘纍的详细解释
俘纍的解释
亦作“ 俘累 ”。俘获捆绑;俘掳。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然此等皆戕杀已降,俘纍老弱,困弊腹心,而取空虚无用之地以谓武功。” 宋 陆游 《南唐书·朱元传论》:“ 元 降,诸将束手无策,相与为俘纍以去。” 清 黄宗羲 《太垣靳公传》:“国家新造,攻城略地,俘累即为军赏,斩刈首馘之餘,汨没於奴隶。”
词语分解
- 俘的解释 俘 ú 打仗时被擒的敌人:俘虏。战俘。遣俘。 打仗时擒住敌人:俘获。被俘。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纍的解释 纍 é 同“累”。 绳索。 缠绕。 笔画数:; 部首:糸;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俘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历史文献中有明确体现,主要涉及战争场景中的俘获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俘纍”指战争中俘获并捆绑敌人的行为,强调通过武力手段将对方控制并掳走。其中“纍”(通“累”)有“束缚、捆绑”之意,与“俘”结合后,凸显了捕获后施加限制的过程。
2.古籍中的用例
- 宋代苏轼在《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中提到:“然此等皆戕杀已降,俘纍老弱”,描述战争中对待投降者及老弱者的残暴行为。
- 陆游的《南唐书·朱元传论》记载:“元降,诸将束手无策,相与为俘纍以去”,指朱元投降后,将领们被俘并带走的情景。
- 清代黄宗羲在《太垣靳公传》中写道:“攻城略地,俘累即为军赏”,说明俘获的敌人会被作为战利品分配。
3.与现代词汇的关联
现代汉语中,“俘虏”一词更为常见,其核心含义与“俘纍”相近,均指战争中擒获的敌人(参考“俘虏”的现代释义)。但“俘纍”更强调捆绑与控制的具体行为,而“俘虏”则更泛指出于战争目的擒获的人或物。
4.使用背景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文言文或历史文献,尤其在描述古代战争、军事策略时出现。其隐含的暴力性和强制性,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对人身的直接控制手段。
“俘纍”是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词汇,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其含义。若需进一步探究相关古籍中的用法,可参考苏轼、陆游等原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俘纍》是一个古代汉字,其意思是指被俘获的人或物。现在让我们来拆分和解析一下这个词的部首和笔画,以及它的来源、繁体形式、古代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词语。
部首和笔画:
《俘纍》的部首是纍(léi),它是由纟部和綴(zhuì)组成。
来源:
《俘纍》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是从汉语中衍生出来的字词。
繁体:
《俘纍》的繁体形式是「俘纍」。
古代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法有所不同。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我们可以将《俘纍》写作「俘纍」。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俘纍》的例句:
1. 敌军被我军俘纍了一百人。
2. 俘纍的财产被返还给原主。
组词:
与《俘纍》相关的一些词语有:
1. 俘虏(fú lǔ):被俘获的人。
2. 俘掠(fú lüè):俘虏和劫掠。
3. 俘获(fú huò):俘虏和获得。
近义词:
与《俘纍》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俘获(fú huò)。
2. 俘虏(fú lǔ)。
反义词:
与《俘纍》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释放(shì fàng):释放被俘获的人或物。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