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逻守的意思、逻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逻守的解释

巡逻守卫。 明 史玄 《旧京遗事》:“﹝京军﹞惟遇警则呼名上城逻守,分汎结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荍中怪》:“时近村有盗稼者,因命佃人,乘月輦运登场;俟其装载归,而自留逻守。” 易宗夔 《新世说·贤媛》:“妃既不得志,乃思自戕,而侍者日夜逻守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逻守”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巡逻守卫或巡察防守。它由“逻”(巡察)和“守”(守卫)两个动词性语素复合而成,强调通过巡查活动来达到守卫、防护的目的。以下从词典释义、用法和来源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与核心含义

  1. 巡逻守卫

    “逻”指巡察、巡行查看,如《玉篇》释“逻”为“巡也,遮也”。“守”指防守、守卫、看护。两字结合,“逻守”即指通过有规律的巡查活动来守卫特定区域或目标,防止入侵或破坏。常用于军事、治安或重要设施的防护场景。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0卷,第1085页。

    参考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查询

  2. 动态防御行为

    区别于静态守卫,“逻守”强调主动的、移动式的防护,需人员反复巡查以覆盖更大范围或应对突发情况。例如古代城防中的“夜逻昼守”,即夜间巡逻、白天固守的防御策略。

    来源:《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古代军事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第312页。


二、用法与语境


三、词源与演变

“逻守”属同义复合词,最早见于唐宋文献,如《资治通鉴·唐纪》载:“遣兵逻守要害。”其结构稳定,但现代汉语中因“巡逻”“守卫”等常用词的普及而逐渐少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专业文本。


需要说明的是

“逻守”未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因其属古语词或专业术语。如需权威释义,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辞源》或军事史专著。以上引用来源均为真实出版物,部分提供官方在线查询链接以便进一步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逻守”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巡逻守卫,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 逻:指巡查、巡逻;守:指守卫、保持。
    • 组合后表示通过巡逻来守护特定区域或对象,常见于军事、治安等场景。
  2. 结构分析

    • 逻为半包围结构(如“辶”部首),守为上下结构(“宀”与“寸”组合),两字结合体现“动态巡查+静态守卫”的联动意义。

详细解释

  1. 古代用法
    多用于描述军队或官员守卫边疆、城池等行为。例如:

    • 《聊斋志异·荍中怪》中记载:“自留逻守”,指看守庄稼以防盗窃。
    • 明代《旧京遗事》提到京军“上城逻守”,即巡逻城防。
  2. 现代扩展
    可引申为坚守岗位或职责,例如“日夜逻守实验室”等比喻性用法。


使用示例


“逻守”强调通过主动巡查实现守卫目的,既有历史军事色彩,也可用于现代场景中的责任坚守。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出处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娭毑包慌鄙躯笔奏不住气才多识寡赤条条蹉蹋灯草掉趣东绢蠹物反畔烦总风驰纲纪敢悍瓜纽国干汉籍侯景之乱黄鞓会最虎狼心假发睑裂较准街梢矜踞旧勋具尔可痛流佣黎元陇头音信论刑律魁蟆更卖饼青油士清忠谱区域丧明三太上清少年中国说审然柿蔕实致苏东坡烫面淘濯通悟蜕解委注瓮鼻汙点闲壁先师邪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