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螺杯 ”。
亦作“ 螺盃 ”。螺壳所作的酒杯。后亦为酒杯的美称。《艺文类聚》卷七三引《陶侃故事》:“ 侃 上 成帝 螺杯一枚。”《宋书·张畅传》:“ 魏主 又求酒及甘橘。 孝武 又致螺盃杂物,南土所珍。” 唐 白居易 《昨日复今辰》诗:“螺杯中有物,鹤氅上无尘。”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饮器中,惟钟鼎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梨花蕉叶最小。”《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螺杯谩想红楼饮,雁柱徒怀锦瑟弦。”《花月痕》第十四回:“於是 曼云 执壶, 丹晕 斟酒, 荷生 便喝了三螺杯酒。”
“螺杯”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定义
指用螺壳雕刻制成的酒杯,后也泛指制作精美或造型独特的酒杯,成为酒杯的美称。该词在古籍中亦写作“螺盃”,属于异体字形式。
历史渊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艺文类聚》《宋书·张畅传》等古籍,或参考汉典()、单词乎()等权威辞书。
《螺杯》(luó bēi)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一种形状像螺蛳壳的杯子。螺杯通常由贝壳制成,外形呈螺旋状,非常独特。
《螺杯》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虫部(虍)和右边是木部(木)。它一共由12个笔画组成。
《螺杯》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螺杯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宴会和宗教活动中,被视为高贵和神秘的象征。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艺术作品也常常以螺杯为题材。
在繁体字中,螺杯的写法是「螺杯」,与简体字写法相同,只是字体形状略有不同。
在古时候,螺杯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古代汉字的变形较多,写法也并不统一。然而,整体上来说,螺杯的古代写法也是以虫部和木部为基础,在字形和结构上与现代写法相似。
1. 他从架子上拿下一个螺杯,品味着杯中的美酒。
2. 这个博物馆里展示了许多古代螺杯的收藏品。
螺旋、螺丝、杯子、酒杯、螺纹
螺壳、螺蛳
平底杯、瓶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