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一种体内有骨骼的无脊椎动物,形体很小,生活在平静的海洋中,构成羽毛状或锯齿状的群体。页岩中常有它的化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
笔石是古生物学中一类重要的化石生物,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笔石是距今约5亿年前寒武纪至石炭纪海洋中的群体无脊椎动物化石,因保存为碳质薄膜后形似铅笔划痕或西方羽毛笔而得名(拉丁文"graptolite"意为"刻写的石头")。
二、形态与生态特征
三、地质意义 作为奥陶纪(4.85-4.44亿年前)和志留纪(4.44-4.19亿年前)的标准化石,其演化序列清晰,能精确划分地层。中国南方页岩地层中保存有大量完整笔石化石。
四、研究价值 科学家通过氢氟酸溶蚀法从石灰岩中提取笔石标本,研究其形态特征与地层对应关系,为古地理重建提供关键证据。该生物在泥盆纪晚期衰退,约3亿年前石炭纪早期灭绝。
更多专业信息可参考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等地质研究机构发布的权威文献。
《笔石》是指一种古代化石,形状类似于现代的毛笔。它是一种保存了数亿年前生物遗骸的化石,常见于河床、海边等地。
《笔石》的部首是“⺡”,它属于“竹”字旁。它一共由11个笔画组成。
《笔石》一词源于汉语,可以用繁体字“筆石”来写。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笔石》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差异,但整体形状和含义基本相同。
1. 我在海边捡到了一块美丽的笔石。
2. 这个博物馆展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笔石。
1. 笔尖
2. 石头
3. 石化
1. 化石
2. 古生物化石
3. 石化化石
1. 活体
2. 生命体
3. 活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