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刻镂绘画。 汉 贾谊 《新书·匈奴》:“将为银车五乘,大雕画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2).引申为文饰。 汉 刘向 《说苑·贵德》:“饰其内情,雕画其伪,孰知其非真。”
彫畫:雕刻绘饰。《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贾詡 ﹞少时人莫知,唯 汉阳 阎忠 异之,谓 詡 有 良 平 之奇”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夫木朽不彫,世衰难佐,将军虽欲委忠难佐之朝,彫画朽败之木,犹逆坂而走丸,必不可也。”
“雕画”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形容文学或绘画技艺极为高超,如雕刻般精细入微。常用于赞美艺术作品或才华横溢之人。
起源典故
源自《庄子·秋水》,战国时期齐国雕刻家“雕人”技艺精湛,后人以此比喻技艺超群。
使用场景
刻镂绘画
指雕刻与绘画结合的技艺。例如《文心雕龙》中“写物图貌,蔚似雕画”,形容描写生动如雕刻绘饰。
文饰修饰
引申为对事物进行美化或修饰。如汉代刘向《说苑》提到“雕画其伪”,指刻意粉饰虚假内容。
雕刻绘饰
具体指器物上的雕刻与彩绘装饰。如《新书·匈奴》记载汉代用雕画装饰银车。
“雕画”既可指具体的雕刻绘画技艺,也可引申为文采修饰,需结合语境区分。作为成语时更侧重对高超技艺的赞美,而作为普通词语则涵盖工艺、修饰等多重含义。
「雕画」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雕」和「画」两个字组成。
「雕」,读音为「diāo」,属于现代汉字「隹」的部首,表示鸟类。它由「隹」字旁和「几」字旁组成。它的笔画数为「6」,是一个常用的汉字。
「画」,读音为「huà」,属于现代汉字「田」的部首,表示田地。它由「田」字旁和「舌」字旁组成。它的笔画数为「8」,是一个常用的汉字。
「雕画」起源于中国古代艺术,是指用刀雕或画笔勾勒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通常以木雕、石雕、泥塑、绘画等形式呈现,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在繁体字中,「雕画」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并没有显著区别。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雕」字有多种写法,随着历史发展,字形逐渐统一。而「画」字在古代写法中也存在一些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样子。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很喜欢收藏古代的雕画作品。”这句话中的「雕画」指的是古代艺术作品。
与「雕画」相关的词汇有:复制、雕刻、绘画、艺术等。
与「雕画」近义的词汇有:雕塑、艺术品、雕刻作品等。
与「雕画」反义的词汇有:素描、拓片、摄影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