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verpowering;mean what one says;one's word would be law;stand by one's word] 说话守信用,说话算数
警卫中知道总司令是说一不二的。——《草地晚餐》
形容说话算数。《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褚一官 平日在他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説一不二。”《老残游记》第二十回:“这 陶三爷 是 歷城县 里的都头,在本县红的了不得,本官面前説一不二的,没人惹得起他。” 梁斌 《红旗谱》二十:“自从他从 关东 回来,在父亲面前说一不二, 忠大伯 说怎么,父亲就怎么办。”
“说一不二”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进行解释:
该成语与“一诺千金”类似,均强调信用,但“说一不二”更突出态度的坚决性。此外,其深层文化内涵可追溯至儒释道思想中的“真一不二”,如“道为一”“不二其德”等哲学理念。
多用于形容守信、果断的人,例如:“他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只要答应了就会做到。”(参考、4、9)若需更多例句或完整出处,可查看相关文学作品的原文。
《说一不二》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说一次就不会变,表示坚决遵守自己的原则和承诺,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说一不二》的拆分部首是讠言旁和亻人旁,部首分别是讠和亻,拆分后的笔画总共有七画。
《说一不二》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是孔子为了表扬顾随所写的一篇赞美文。后来逐渐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言出必行的坚定决心。
《说一不二》的繁体字为「説一不二」。
在古代,「说一不二」的写法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古人对汉字的书写方法有时会有一些差异,但整体上字形和义项与现代汉字保持一致。
1. 我向老板保证,只要我答应了的事情,一定会做到,从来不会说一不二。
2. 我们秉持着一种说一不二的原则,不会随意更改合作条件。
1. 一言不发:形容一个人一句话也不说,非常沉默。
2. 心口如一: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做事情非常坚定。
3. 简言之:用简短的话来表达中心思想,不废话。
守信达言,遵言行事。
言而无信,言而不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