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纶告 ”。皇帝的诏令文告。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始以文学游 梁 ,俄而入掌纶誥。”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臣谬承恩宠,获掌纶誥。”《宋史·礼志十四》:“公主受封,降制有册命之文,多不行礼,惟以纶告进内。”《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五·石林燕语》:“ 梦得 为 绍圣 旧人, 徽宗 时尝司纶誥,於朝章国典,夙所究心。”
“纶诰”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皇帝的诏令或官方文告。以下是详细解释:
文献记载:
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四库全书》相关条目。
纶诰(lún gào)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为“纟”、“言”、“告”三个部首,总共有19个笔画。
这个词来源于古代官方的仪式徽制,指的是皇帝下诏发放的徽制。徽是唐代以后用来发布皇帝诏令的一种制度,诰则是皇帝的诏书。
在繁体字中,纶诰字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左右结构的字在上古时期需要按照上下结构来书写,因此纶诰在古代的写法是“纟言告”。不过,现代书写已经采用了左右结构的形式。
以下是一个使用纶诰的例句:
皇帝下了一道纶诰,命令全国人民都要庆祝国庆节。
一些与纶诰相关的词语有:
徽制、诏书、诏令
纶诰的近义词有:
诏书、诏令
纶诰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
镑鑤扮鬼脸班生抱见礼豹饰兵储愊抑不怠常建儳路赐尺怠终浮明冠缦挂钱淮安骅騄谎报唿啦啦教军家声谨泐救败酒母居成崆峒叟练饷令美隆密陆绩橘绵绵缗缗命在旦夕凝命披垂撇开酺会强烈仁孝三头对案商法折风深根固本瘦俏书鼓思妇死信酸败随机应变停阁铜簧铜龠尺脱鞴外路人委币五范吴謡邪人新臣心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