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竹使符。为 汉 代分与郡国守相的符信。 汉 蔡邕 《巴郡太守谢版》:“不意録符银青,授任千里。”参见“ 竹使符 ”。
“録符”在汉语中属于生僻词汇组合,目前未被《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收录。从构词法分析,“録”本义为记载(《说文解字》释为“金色也”,后衍生记录之意),“符”指凭证、标记(《玉篇》释为“符信”),二字组合可解作“记录凭证”或“特殊文书”,与道教术语“符箓”存在形近关系,但语义关联度存疑。
该词在古籍中偶见使用案例,如明代《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九载“録符敕牒”特指道教仪式文书,清代《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四提及“録符”作为祭祀典仪中的特殊符记。现代学术领域偶用于宗教文献学研究,如《道藏索引》中将部分符咒类文献标注为“録符类经书”。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进一步考辨,可参考中华书局《道教大辞典》(ISBN 9787101042237)对符箓体系的系统阐释,或查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收录的《敦煌道教遗经中的符图研究》等专题论文。
“録符”是古代中国汉代的一种符信制度,主要用于行政与军事管理。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建议进一步查阅《汉书》《汉官仪》等汉代典籍,或参考权威历史工具书(如《辞源》)以获取更精准的考据信息。
並馳并存不悖避瘟操刀制锦厕牀沉湎触地春蠒殂落邨酒点黛窦车骑耳坠妇道人家浮花拱手让人衮綉孤怯寒卉挥扬灰烟瘴气奖励解当铺戒骄戒躁街泉亭空日昆侖丘料兵厉高灵文六参官镂身没前程蔑睨南柯排告骑鲸李轻愆沁心亲政穷厄蚯螾七歪八扭觑问染缸热石驲递柔远沙文主义实祸使心作倖特性田单天井铁心铜浑仪洼地顽素武克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