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拙而质朴。 三国 魏 曹操 《上书让增封武平侯》:“伏自三省,姿质顽素,材志鄙下,进无匡辅之功,退有拾遗之美。”《文选·曹植<七启>》:“览盈虚之正义,知顽素之迷惑。” 李善 注:“ 薛君 《韩诗章句》曰:‘素,质也,言人但有质朴,无治人之材也。’”
“顽素”是汉语中较为古雅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顽素”由“顽”与“素”二字构成,形容人天性顽固且质朴。《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顽梗鄙陋”,多用于描述性格中兼具固执与淳朴的特质。该词常含贬义,如《宋书·颜延之传》中“岂可暗概顽素,以塞极望”即用此意。
二、词源分解
三、用例引证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如宋代李纲《乞罢尚书左仆射第三表》中“臣虽顽素,粗识义方”,此处通过自谦语气展现人物性格的双重性。明代何景明《内篇》亦有“顽素弗昭,虽美弗达”的用例。
“顽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愚拙而质朴”,常用来形容人性格中的质朴与缺乏机敏特质。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由“顽”(愚钝、固执)与“素”(质朴、本色)二字构成,表示既带有愚拙木讷的特质,又保有淳朴的本性。《文选·曹植〈七启〉》中“知顽素之迷惑”即用此意。
文献用例
字义分解
此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典文献解析或特定修辞场景。如需查看更多文献用例,可参考汉典等辞书来源。
哀宥白迭巾卑削边都蔽天捕剿踩高蹻材杰唓遮齿班痴钱得句电压低物件端僚独分儿对于逢处赶步攻车瓜瓞绵绵黑心肠哗咎家臣讲劝叫骂恝然家祚锦肠旧态复萌嫉贤巨杰苛法可身坤干灵酥历稔里使露拍漭弥迷民民歌弄音辟支果千金买赋轻财重士清晤屈强襦裙沈书浦示化时杰説长论短送日期损脉问审鼯猱相习成风笑领懈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