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衮綉的意思、衮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衮綉的解释

见“ 衮衣绣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衮綉(gǔn xiù)是汉语中的一个古雅词汇,由“衮”与“綉”(同“绣”)二字组合而成,特指古代帝王或三公(最高级官员)所穿的绣有龙纹等华丽图案的礼服。其核心含义与象征意义如下:


一、单字释义

  1. 衮 (gǔn)

    • 本义指古代天子或上公祭祀、朝会时所穿的礼服,衣上绣有卷曲的龙形图案(即“卷龙”)。
    • 引申为显贵、高位的象征,如“衮职”指三公之职。
    •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第9卷第1页。
  2. 綉/绣 (xiù)

    • 指用彩色丝线在织物上刺成花纹图案的工艺,亦指绣成的华美服饰。
    •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第3册第2340页。

二、合义解析

衮綉指绣有龙纹的衮服,是古代最高统治者和重臣的专属礼服,具有以下特征:

  1. 形制象征

    衮服以玄衣(黑色上衣)纁裳(浅红色下裳)为基色,衣身绣有“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等十二种图案),其中龙纹为核心元素,彰显天命与威仪。

    来源:《周礼·春官·司服》郑玄注(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

  2. 身份标识

    唯帝王、诸侯王及三公可服衮綉,是等级制度的直观体现。《后汉书·舆服志》载:“天子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

    来源:《后汉书·舆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文化内涵

    衮綉不仅是服饰,更是礼法符号,承载“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儒家政治理念,象征权力正统与道德秩序。

    来源: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第78页。


三、引申与用例

  1. 借指显贵身份

    如“衮綉诸公”泛指高官显宦。陆游诗云:“衮綉联翩阅几公?”(《剑南诗稿·书叹》)。

    来源:《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2册第26451页。

  2.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常以“衮綉”隐喻功名富贵,如元曲“玉带金鱼衮綉袍”(马致远《荐福碑》)。

    来源:《元曲选》(臧晋叔编,中华书局)第2册第593页。


四、古籍权威注疏

  1. 《说文解字》

    段玉裁注:“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裳。一龙蟠阿上向。”(龙纹盘曲升腾之态)。

    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94页。

  2. 《释名·释衣服》

    刘熙释:“衮,卷也,画龙卷曲于衣也。”

    来源: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8页。


结论:“衮綉”是中华礼制文化的典型符号,其释义需结合服饰制度、政治伦理与文献训诂综合考辨,核心指向帝王权贵专属的龙纹绣饰礼服及其承载的等级秩序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衮綉”是一个汉语成语,发音为gǔn xiù,其含义和用法可概括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华丽、精美的衣袍,常用来形容服饰或事物的外观富丽堂皇。

  2. 词语解析

    • 衮:原指古代帝王或高官穿的华丽礼服,象征尊贵与庄重。
    • 綉:即刺绣,代表精致繁复的装饰工艺。
      两字结合,既强调材质的华美,也突出工艺的精湛。
  3. 使用场景

    • 描述人的衣着华丽,如“身着衮綉,气度非凡”。
    • 比喻事物外观的绚丽,如“宫殿装饰如衮綉般夺目”。
    • 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成语,专指华美的服饰或装饰。
  4. 引申意义
    除字面含义外,该词也可隐含对过度奢华或虚饰的委婉批评,需结合语境判断。

若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典故或例句,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誖语标树成式出常调春盎次对官醋母草遳陋黨梅黨族打仗灯笼粉饰太平港埠高鹗官媒婆候风地动仪圜好回颷火车头艰苦径逾鸡犬不惊饥穣刻骨仇恨老老棱节脸模子纚笄龙吹履尚面试末朝莫名慕义黏胶纤维弄影团风排阖旁唐盘络铺平绻绻曲水人事不省日诵五车烧地卧,炙地眠圣惠方湿度手伎数码耸肩缩背退价土塑洼尊五尺童子像生详一纤完小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