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炉峰 ”。 江西省 庐山 香炉峰 的省称。 唐 白居易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诗:“曾住 炉峯 下,书堂对药臺。” 宋 梅尧臣 《送余驾部江州》诗:“内史 九江 行,潦收波已清。何时鷁舟上,远见 炉峯 迎。” 明 王守仁 《书扇赠从吾》诗:“莫遣扁舟成久别, 炉峯 秋月望君来。”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 炉峰 ,即 庐山 香炉峰 。”
“炉峯”是汉语中的一个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理解:
“炉峯”是江西省庐山“香炉峰”的省称,常见于古代诗文引用:
在成语用法中,“香炉峯”(与“炉峯”相关但不同)被引申为对文学艺术领域高声誉的比喻:
“炉峯”主要指庐山香炉峰,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而“香炉峯”作为成语,则更侧重象征意义。两者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炉峯》(lú fēng)是一个汉字词汇,由“炉”和“峯”两个字组成。
《炉峯》的部首是“火”(huǒ),其中“炉”是由火和居组成,而“峯”是由山和凤组成。
笔画分别为:
- “炉”:火(4画)+居(8画)= 12画
- “峯”:山(3画)+凤(9画)= 12画
《炉峯》一词在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常见,很可能是古代文人所创造的虚构词汇,用以形容山峰以及炉火。
《炉峯》的繁体字为“爐峰”。
根据古代汉字研究,古时候对于《炉峯》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炉峯》并非常见的古代汉字,具体的古代写法尚未有明确的记录。
《炉峯》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固定的用法,因此很难给出准确的例句。
由于《炉峯》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目前还没有常见的组词。
由于《炉峯》并非常用词汇,因此目前还没有确定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