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据的意思、给据的详细解释
给据的解释
指官府发给凭证。《元典章·户部五·典卖》:“今后典卖田宅,先行经官给据。”《元典章·吏部二·承荫》:“今后彼处在任官员身故,例依随时给据,付子孙收执,听候求仕。”
词语分解
- 给的解释 给 (給) ě 交付,送与:给以。给予。送给。献给。 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给他一顿批评。 替,为:给大家帮忙。 被,表示遭受:房子给火烧掉了。 把,将:请你随手给门送上。 给 (給) ǐ 供应:供
- 据的解释 据 (據) ù 凭依、倚仗:据点。据险固守。 占有:窃据。盘据。据为己有。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 按照: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 据 (據) ū 〔拮据〕
网络扩展解释
“给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具有一致性解释,具体如下:
1.基本含义
“给据”指官府发放凭证的行为,主要用于证明某项事务的合法性或所有权。其核心含义为官方机构通过书面凭证对特定事项进行确认。
2.详细解释
- 词义结构:由“给”(交付、授予)和“据”(凭证、依据)组成,字面意义为“授予凭证”。
- 应用场景:多用于土地买卖、官职继承等需要官方认证的场合。例如元代典卖田宅时需“经官给据”,官员去世后需“随时给据”以便子孙继承职位。
3.文献例证
- 《元典章·户部五·典卖》:“今后典卖田宅,先行经官给据。”
意为土地交易需先由官府颁发凭证。
- 《元典章·吏部二·承荫》:“官员身故后,例依随时给据,付子孙收执。”
指官员去世后,其子孙需持官府凭证继承职务。
4.辨析与补充
- 与现代用法的区别:当代已无此用法,属于历史词汇。
- 易混淆点:部分低权威网页(如)将其解释为“拒绝给予”,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据”字的其他引申义混淆,需谨慎采用。
“给据”是古代行政文书中的专有术语,体现官方对重要事务的认证制度。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给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给据》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拒绝给予或拒绝接受某种请求或要求。
拆分部首和笔画
《给据》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部首是“人”字,右边的部分是“车”的正写。它总共有13笔。
来源
《给据》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人们通过书信来交流和传递信息。当收信人不同意发送人的请求或要求时,会以《给⺁→车》的字形给予回复,表示拒绝。
繁体
《给据》的繁体字为「給據」。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略有不同。《给据》这个词的古字形为「給」→「舌」,表示给予的意思。而「据」的古字形为「豦」,表示拒绝或否定的意思。
例句
他给据了我那个请求,让我很失望。
组词
给予、给力、给养、给付。
近义词
拒绝、抵触、不准、否决。
反义词
接受、同意、允许、批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