録第的意思、録第的详细解释
録第的解释
(1).按名次录用。《后汉书·蔡邕传》:“臣每受詔於 盛化门 ,差次録第,其未及者,亦復随辈皆见拜擢。”
(2).编次。 汉 王褒 《九怀》序:“追而愍之,故作《九怀》,以裨其词。史官録第,遂列于篇。”
词语分解
- 録的解释 録 ù 见“录”。 笔画数:; 部首:釒; 笔顺编号:
- 第的解释 第 ì 次序:第一。次第。等第。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第。及第。落第。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第。府第。门第。进士第。 但:运动有益于健康,第不宜过于剧烈。 姓。 笔画数:; 部首:竹; 笔
专业解析
"録第"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字形演变和古汉语用法进行解释:
-
字形与字义基础
- "録":是"录"的繁体字/旧字形(现中国大陆规范字形为"录")。《汉语大词典》指出"录"的本义为"记载、抄写",引申有"采纳、任用"等义。其字形演变反映了古代以刀刻简册记录的行为。
- "第":主要有两个核心含义:一是表示次第、次序(如"第一"、"第二");二是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如"及第"、"落第"),也引申指大宅院(如"府第"、"宅第")。
-
"録第"的核心含义
结合"录"与"第"的义项,"録第"主要有两层含义:
- 记载名次或等第:指记录、登记考试、选拔或排列中的名次顺序。例如,记录科举考试中录取者的名次。
- 录用并授予官职或名次: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如考试成绩、才能)选拔人才并授予相应的职位或名次地位。这层意思更侧重于"录用"与"授予等第"的结合。
-
消亡与替代
"録第"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亡,其表达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更常用的词语替代:
- "记录名次"、"登记名次"
- "录用"、"选拔任用"、"评定等级"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该词典是收录古汉语词汇最权威、最全面的工具书之一,对"录"、"第"等字的源流、本义、引申义及古书用例有详细记载。因"録第"过于生僻,该词未单列词条,但其含义可从"录"与"第"的释义及古书用例中推知。访问链接:汉语大词典官网介绍(注:此为词典官方介绍页,具体词条需查阅纸质版或授权数据库)。
-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该字典由著名语言学家王力主编,注重字的本义、引申义系统及古书用例,对理解"录"、"第"的古义及其组合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访问链接:中华书局《王力古汉语字典》介绍页(注:此为书籍介绍页)。
网络扩展解释
“録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ù dì,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按名次录用
指根据考核或评选的名次顺序进行选拔和任用。
- 出处:《后汉书·蔡邕传》记载:“臣每受诏于盛化门,差次録第,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
- 示例:古代科举或官员选拔中,常通过“録第”确定录用顺序,体现公平性。
2.编次
指对文字、篇章等进行编排和排序。
- 出处:汉代王褒在《九怀》序中提到:“追而愍之,故作《九怀》,以裨其词。史官録第,遂列于篇。”
- 示例:史书或文集编纂时,通过“録第”整理内容,确保结构有序。
补充说明
- 该词属古汉语用法,现代较少使用,常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研究。
- 部分资料(如)可能存在拼音标注错误(如“běn dì”),应以权威来源的“lù dì”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后汉书》或王褒的《九怀》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宝糖憋性草头露侧想橙子赤心报国村信丹岑得济得言电池东溟样动粘断断继继坟茔佛国符葆冈岭更尝过去姑妄听之盬盐豪王话阔虎痴胡跪溷圊获申教迪积处经界继念沮泄窥兵量子帘幙凌历六箴冥絶内具侨处三阴上推下卸少驻十角鼠黄蒜泥笋箨亭塞踢竪通奏威重瑕不掩瑜象版贤阁象弧限行小家败气笑溶溶斜玉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