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 南朝 宋 范泰 《鸾鸟诗》序:“昔 罽宾 王结罝 峻祁之山 ,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逾戚,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县镜以映之!’王从言。鸞覩影感契,慨焉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絶。”后即以“鸞镜”指妆镜。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龙飆去去无消息,鸞镜朝朝减容色。”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鸞镜时犹照,蛾眉岁不同。”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二十场:“许多年在战场不亲鸾镜,今日里回家来旧课重温。”
“鸾镜”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其含义和象征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鸾镜”指古代装饰鸾鸟图案的妆镜,多用于女子梳妆。其名称源于《太平御览》引用的南朝典故:罽宾王捕获一只鸾鸟,三年不鸣,后悬挂镜子使其见影,鸾鸟悲鸣而亡。自此“鸾镜”成为妆镜的代称。
在古典诗词中,“鸾镜”不仅是梳妆工具,更是情感载体。例如:
部分文献提到鸾镜为铜镜,饰有鸾纹,但具体形制无详细记载。其文化内涵更侧重于文学隐喻,而非实物特征。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诗词用例或历史文物中的鸾镜形象,可进一步查阅《太平御览》或唐代诗词集。
《鸾镜》这个词是指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镜子。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部分。
以“鸾”为例,它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鸟”部首,右边是“仑”部首。
根据部首“鸟”,我们可以知道“鸾”的本义是一种神话中的鸟类,通常有美丽的外表。而“仑”部首则表示有关人物的含义。
那么“镜”的部首是什么呢?它由“钅”和“竟”两个部分组成。
部首“钅”表示这个字与金或者与针有关。所以,“镜”这个字应该和金属制作或者和针有关。
而“竟”的部首表示和境界、完至相关。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鸾镜”这个词的意思应该是一个由金属制成,具有完美美丽外观的镜子。
关于这个词的来源,我们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鸾镜是皇族贵族们爱不释手的物品,因为它代表了高贵和美丽。
在繁体中,鸾镜的写法仍然保持不变,只是字形变得更加优美。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鸾镜的写法可能和现在有所不同,但是整体的意思和形状应该是相似的。
以下是一些使用“鸾镜”这个词的例句:
1. 她照着鸾镜,整理出美丽的发型。
2. 这面鸾镜是我家祖传的宝物。
除了“鸾镜”这个词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以下组词:
1. 鸾琴:指一种精致的乐器。
2. 镜子:指一种反射光线的物品。
鸾镜的近义词是鸾翠,反义词是羸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