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严的意思、端严的详细解释
端严的解释
端庄严谨;庄严。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宗正南阳刘祖》:“太守 公孙庆 当祠 章陵 ,旧俗常以衣冠子孙、容止端严、学问通览、任顾问者以为御史。”《北齐书·成帝纪》:“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 华 戎 叹异。” 唐 王勃 《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遂令众情驰騖,空怀更始之图;灵座端严,未得安居之地。” 明 宋濂 《柳先生行状》:“燕居默坐,端严若神。” 朱自清 《民众文学的讨论》:“他也不愿意在文学里看见他教师底端严的面孔。”
词语分解
- 端的解释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头:端的(?)(a.事情的经过,
- 严的解释 严 (嚴) á 紧密,没有空隙:严紧。严密。 不放松,认真:严格。严肃。严正(严肃正当)。严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严严”)。严饬(.严格命令;.谨严)。威严。 郑重,庄重:庄严。尊严。 厉害的:严厉
网络扩展解释
“端严”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duān yán,主要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呈现出的端庄严谨、庄严肃穆的气质或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词义:指仪态、举止或整体氛围的端正、严谨,带有庄重、肃穆的意味。
- 拆分理解:
- 端:本义为“端正、正派”,引申为正直、规矩。
- 严:意为“严密、严厉”,强调严肃性和严格性。组合后强化了庄重与严谨的融合。
2. 古籍用例
- 汉代《风俗通》提到“容止端严”形容仪表端正、学问通达的人。
- 《北齐书·成帝纪》记载:“冠服端严,神情闲远”,描述人物仪态庄重。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端庄、肃穆、庄严、严谨。
- 反义词:轻佻、散漫、随意。
4. 应用场景
- 形容人物:如“法相端严”描绘佛像或高僧的庄严形象,“端严肃穆”描述人的神情。
- 描述艺术或布局:如书法中的“规整端严”,指结构工整严谨。
“端严”多用于书面语境,既可用于人的仪态气质(如“端严慈和”),也可用于事物(如建筑、艺术)的庄严风格。其核心在于端正与严肃的结合,传递出内外兼修的庄重感。
网络扩展解释二
《端严》这个词意思是指严肃庄重、正直坚定的样子。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立部,右边是単部。它的总笔画数是10画。《端严》这个词的来源很有趣,其中的“端”一字是由“立”和“耑”两个字合并而成,意味着立起来,象征着坚定。而“严”这个字是由立部和単部组合而成,表示严肃庄重。在繁体字中,《端严》是表示一种严肃的样子。古时候,这个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它的基本含义并没有改变。下面是一个例句:“他端严的面容让人感到肃然起敬。”除了《端严》这个词外,还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来表达类似的含义,比如“庄重”、“肃穆”等。而与《端严》相反的词可以是“轻松”、“随意”等。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