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贡赋的意思、贡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贡赋的解释

土贡和赋税。《国语·鲁语下》:“今我小侯也,处大国之间,缮贡赋以共从者,犹惧有讨。” 唐 杜甫 《有感》诗之三:“ 洛下 舟车入,天中贡赋均。” 明 徐光启 《拟缓举三殿及朝门工程疏》:“民乐生则贡赋完而帑藏实,材用备而工役劝。”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所分的贡也有许多不近情理,譬如 中国 铁器的使用似乎一直到 周 初才萌芽了的,而在 梁州 的贡赋上便已经有‘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贡赋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中的重要概念,指臣民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物品或缴纳赋税的行为,兼具政治臣服与经济义务的双重属性。其释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


一、语义源流与历史演变

  1. “贡”的本义

    源自《说文解字》:“贡,献功也”,指进献方物特产(如玉石、丝帛)。《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划分九州并制定贡物制度,如青州贡盐、扬州贡金,体现地域物产与政治隶属关系 。

  2. “赋”的涵义

    《周礼·天官》释“赋”为“班赋征收”,初指军赋(兵车、器械),后扩展为田税。《汉书·食货志》称“税以足食,赋以足兵”,说明“赋”侧重军事物资征调 。

  3. 合成词“贡赋”

    战国后“贡赋”渐成固定术语,如《孟子·滕文公》载“夏后氏五十而贡”,指按收成比例纳粮。汉代将诸侯王进献称“贡”,百姓缴纳称“赋”,合称涵盖所有财政征收形式 。


二、现代词典释义与制度特征


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贡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财政制度,其含义和演变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定义 贡赋是土贡与军赋的合称。其中:
  1. 历史演变
  1. 文献记载
  1. 社会意义 作为古代国家政权的重要经济支柱,贡赋既是君主权威的象征,也承担着调节中央与地方资源分配的功能,被视为早期“转移支付”的雏形。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贡赋制度或案例分析,可参考《国语》《汉书·食货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吃猴败意波罗的海称权重映创刊词丛莽打雪仗底襟东方宿东土九祖短生发颐富窟扶曳更生公用龟虫过剩过尤孤僻雇主寒樱花本环纡溷入解殆激化口甜了亮菱盖流突每日家面妆屏山平志剖说弃妻散绥上浮上山捉虎,下海擒龙神采圣良审谨婶婆熟荒肆剽剔竖倜傥不羁投荒万户晚兴洼田危事午时向非綫膛衔头县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