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地;原处。 汉 班固 《白6*虎通·丧服》:“孝子哀,不欲闻人之声,又不欲居故处,居中门之外,倚木为庐。” 宋 苏轼 《初秋寄子由》诗:“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物异》:“夏夕已寝,榻忽离故处尺许,四顾无所见。”
谓以故旧相处。《诗·邶风·日月》“乃如人兮,逝不古处”毛传:“古,故也。” 汉 郑玄 笺:“不以故处,谓甚违其初时。” 孔颖达 疏:“不以古时恩意处遇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故处汉语 快速查询。
“故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故处”读作gù chǔ,主要指旧地、故乡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例如苏轼在《初秋寄子由》中写道:“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处”,表达了对旧地的坚守之情。
二、引申含义
情感依恋的象征
该词常带有怀念故土或旧居的情感色彩,如班固《白虎通·丧服》中提到“孝子不欲居故处”,侧面反映了人对旧地的复杂情结。
人际关系的指代
在《诗经》注解中,“故处”引申为以故旧之情相处,如《邶风·日月》毛传注:“古,故也”,郑玄进一步解释为保持旧日情谊的相处方式。
相关文献:该词在汉、宋、清等朝代文献中均有使用,如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记载“榻忽离故处尺许”,描述物体脱离原位的场景。
近义词:旧地、原处、故地
反义词:新居、他乡
总结来看,“故处”既指具体的地理空间,也隐喻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延续性。
故处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旧地、故土,指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后返回的地方。故处通常带有怀旧、思念故土之情。
故处的拆分部首是白,笔画数为15画。
故处的来源可以追溯至《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别家乡岁月深,出行千里故人稀。故人在何处?故处在何方?”此处的“故处”即指离别的地方。
故處(繁體字)是故处的繁体写法。
故处在古时候的写法为故處。古时的汉字多有变异和差异,而至今我们所使用的汉字多为简化字。
他漂泊多年,最终回到了他的故处。
故地、归故、故里。
故乡、故土、故地。
他乡、异地、外地。
【别人正在浏览】